• 78阅读
  • 0回复

淮南以炼焦为中心综合利用煤炭 牡丹江造纸厂既造纸又炼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20
第7版()
专栏:

淮南以炼焦为中心综合利用煤炭
牡丹江造纸厂既造纸又炼铁
据新华社合肥电 安徽省淮南市采取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办法,掀起了一个以炼焦为中心的大搞油、气、化、水的煤炭综合利用运动。到4月30日止,全市已建起四十五个煤炭综合利用工厂,正式生产的产品达三十六种。4月份回收煤焦油五百三十六吨,并从中提炼出九吨多汽油,二十八吨多煤油,五十一吨多轻重柴油,以及大量粗酚、沥青、防腐油等产品。
中共淮南市委根据淮南煤炭含油率高、焦炭生产能力大等特点,3月份在全市开展了一个以煤焦为中心的油(煤焦油)、气(煤气)、化(化工产品)、水(含氨和酚的污水)的煤炭综合利用运动。由各级党组织书记挂帅,层层建立领导机构,并广泛动员群众,使运动迅速发展。各焦厂纷纷改油道、建烟囱、增加抽油设备,煤焦油产量增长很快。淮南焦厂增加了油道和把冷却器由单改双、冷却管由细改粗后,全厂有三十个炉出油率由原来的0.11%提高到了2.94%。无为焦厂创造了高烟囱、土管道、长流水抽油法,使全厂十八个炼焦炉平均出油率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全市焦炉已做到炉炉出油,并出现了十多种土洋抽油法,4月份出油率比第一季度平均出油率提高238.9%。
煤焦油的加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试制和生产也在全市轰轰烈烈展开。全市已建立了十三座煤油加工厂和一座年产五千吨的煤炼油厂,并已大量生产出汽油、煤油、轻重柴油等十一种品种。各单位还以土法上马的办法建立了一些小型煤炭综合利用的化工厂,并已试制成劬荼、苯、咔?、吡啶等化工产品五十多种。此外,市内还建立了一座万吨低温干馏厂,厂内塑料、润滑油等车间6月起将先后投入生产。
淮南市在大搞煤炭综合利用中,认真贯彻了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方针,因此行动快、效果大。目前,全市各煤矿、工厂、机关、学校,正一面继续建造新厂新炉,一面总结现有厂、炉的经验,以便把运动更向前推进一步。
新华社哈尔滨电 牡丹江造纸厂已由单一的造纸厂发展成为既造纸又炼铁的综合性企业。
一年多来,这个厂的炼铁分厂按月、按季地超额完成了生铁计划,成为牡丹江市和黑龙江省小高炉的一面红旗。造纸方面,也年年持续跃进,在创办炼铁分厂的1958年,纸张产量比1957年增长20%,1959年又提前十九天全面完成了国家计划;今年第一季度也提前完成了首季计划,纸张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5.16%。
牡丹江造纸厂的钢铁“小洋群”,是在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时开始建立的。在工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它已日益成长壮大起来。开始建立炼铁分厂时,有的人曾经认为:造纸厂搞钢铁是“不务正业”、“分散领导精力”等等。党委领导全厂职工同这种错误思想进行了辩论,使大家认识到全民炼钢铁、轻工业也搞重工业、两条腿走路,是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方针。因此,党委确定:继续由党委书记挂帅狠抓钢铁,另由两名常委具体分工负责钢铁生产。在今年一季度夺取小高炉高产中,党委还把党委扩大会议搬到炼铁分厂的现场去开,组织全厂大支援,确保高炉高产。
牡丹江造纸厂从办起炼铁分厂以后,促进了全厂生产的大发展。机修车间职工参加大炼钢铁中,自己动手制造和安装出了十三立米高炉以后,破除迷信,变修理为制造,已经制造出了两台直径三米的蒸球制浆设备,解决了工厂制浆设备不足的困难。他们还制造出铁木结构的制纸机、造纸烘缸设备,支援了牡丹江地区的小造纸厂。(附图片)
这是牡丹江造纸厂炼铁分厂生产的大量优质生铁
新华社记者 宗白易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