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用革命的办法大造纤维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21
第7版()
专栏:社论

用革命的办法大造纤维板
河北省唐县用革命的办法大办纤维板制造工业,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每个人民公社都有了自己的纤维板工厂,全县由不生产一寸纤维板,一跃而为年产纤维板二千吨,相当于全县有了一个年产一万一千立方米木材的伐木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为我国广大中小城镇和农村多快好省地增产板材,开拓了十分广阔的天地。
对原材料的需要量日益增加,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速度发展中的一个新问题。怎样对待这个新问题?是放慢建设速度,等待原材料;还是保持高速度发展,积极采取新的、革命的办法,解决原材料问题?唐县人民解决缺乏木材问题所走的道路,就是后面一条道路。这个县位处河北中部,除了有些小灌木丛外,根本没有成林的大树。去年外地能够提供给他们的木材,只及实际需要量的一半,今年供应量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决心走革命的道路,自己动手大造纤维板。在城镇里利用大量的木屑、碎木办纤维板厂,在农村则利用各种杂草秆皮,大办纤维板厂。结果,两个月的时间,办起了十一座工厂,生产出三百多吨纤维板,代替了一千多立方米木材,不仅满足了本县木材的需要,还支援了保定、天津等市用材。
唐县大办纤维板工厂的重大意义,不仅仅在于它解决了自己需要的板材问题,它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从实际出发,实现了制造纤维板资源利用方面的革命。纤维板生产是一项新兴的工业,我国生产纤维板是从1958年大跃进中开始的。当时,主要还是用木材碎屑等物制造纤维板。这种生产除了林区和木材加工厂以外,其它地方就很难大办纤维板工业。唐县人民广泛利用山草、芦苇、麦秸、稻草、棉花秆、灌木以及高粱秆制酒以后的酒糟等野生植物和农副产品的秸秆等制造纤维板,就打破了过去纤维板工业采用单一原料的限制,为大量发展纤维板工业开辟了道路。据唐县估算,全县荒山野岭上的野草、灌木和农作物秸秆,只要利用5%,一年就可以生产相当于六十多万立方米木材的纤维板。以此类推,凡是有木本或草本植物的地方,都不难兴办纤维板厂。像华北、西北等缺少木材的地区如果都能仿照唐县的办法,自力更生,自己解决,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可以节约出大量的天然木材,用到工业和城市生产建设等重要方面去。
在参考已有的各种生产方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整套我们自己的生产纤维板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是唐县大办纤维板工业具有革命意义的又一个方面,按照通常的办法,生产纤维板是少不了要用热压机等洋设备的。但是,在我国的现有条件下,到处都用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生产还是办不到的。有没有其它更好的道路呢?有的,这就是大闹革命,把“已有的”生产的技术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一套简易的科学的办法。穷,就要革命,革命就一定能够找到各式各样的穷办法。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无穷无尽的,因而战胜困难的办法也是无穷无尽的。唐县人民正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走向胜利的。
木材是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为了保证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一半,为了适应全民性的技术革命运动的需要,纤维板工业必须迅速地跟上去,以适应今年国民经济继续全面跃进的新形势。各地人民公社有了社办工业的物质基础,又有了唐县一整套的土法生产经验,只要加强领导,发动群众,立即掀起一个“学唐县,赶唐县,超唐县”大造纤维板的群众运动,那末,土法生产纤维板的新生事物,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遍布全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