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皆大欢喜 天祝藏族自治县新堡公社党委领导抗旱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21
第7版()
专栏:甘肃通讯

皆大欢喜
天祝藏族自治县新堡公社党委领导抗旱的经验
本报记者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新堡人民公社党委,在抗旱春播运动中,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很好地执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使全社的抗旱春播工作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五个月内,全社发展水地一万五千多亩,比过去的水地总面积增加五倍;铺砂田两万多亩,比过去增加一倍半。在今年的十七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中,有十五万五千亩能保种保出,其余的地也能采取抬水造墒和土地加工的办法,种好出好。抗旱播种的胜利,为这个干旱的山区人民公社争取今年的大丰收,奠定了稳固基础。
中共新堡人民公社委员会在领导这次抗旱春播运动中,坚决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依靠群众,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对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地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社员群众的积极性,做到事半功倍。
去冬,新堡公社党委根据上级党委防旱抗旱的指示,提出了“见水就挖,见砂就压,大旱大增产,无雨保丰收”的行动口号。但各生产队投入兴修水利的劳力很少,劲头不足。公社党委负责同志就分头到各队去找寻原因,征询群众意见。群众的意见表明,大旱大增产,无雨保丰收,是他们的迫切愿望,然而“见水就挖,见砂就压”是行不通的,因为水地、阴湿地就不需要压砂田。有的老农说:“抗旱也要对症下药,不能按一个尺子办事!”公社党委根据群众意见,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把新堡地区自然特点做了一次全面分析:新堡地势南高北低,基本上分为三类地区:北部占全社面积的70%,是干旱地区;中间20%是缺水地区;南部10%是阴湿地区。阴湿地区靠近大山,有森林,水源旺;中间地区怕旱又怕寒;北部地区既无地面水,雨水也稀少。因此大家认为,抗旱生产的重点是干旱地区。根据这个结论,公社党委负责同志,又分头到各地去和群众研究。群众说:“这个底摸得倒实在,但还不全。”“不光要摸透天性,还要摸透地性。”他们说:“天有阴晴风雨,地有阴山阳山,那里土性该种啥,也得有个谱!”公社党委再次根据群众意见,把全社三类地区又进一步作了分析,发现这三类地区差别性很大:阴湿地区每年4月雪化,7月来霜,宜种青稞、大麦、燕麦等耐寒作物;中间地带,3月雪消,8月来霜,宜种植麦子、豆类;干旱地区宜种耐旱作物麦子、糜谷。
经过这样具体研究后,公社党委根据地区不同特点贯彻党的水利方针,提出因地制宜“抓三田”(水田、砂田、阴湿田)和“因地制宜种庄稼”的口号,确定阴湿地区大抓阴湿田,多种青稞、大麦、燕麦;中间地区截引地下水,控制地面水,增施抗旱、耐寒肥料,多种麦子、豆类;干旱地区大挖地下水,大量铺砂田,多种麦子、糜谷。这个口号提出后,立刻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各个地区都按照不同的特点,大搞起抗旱生产来了。
在轰轰烈烈的抗旱生产运动开展起来以后,公社党委又根据群众的意见提出:挖水要先看“地形”,后算“效益”,再施工;“有墒抢先压砂,干滩抬水点种”。这就使领导工作步步深入,切合实际,使抗旱生产不仅搞得轰轰烈烈,而且扎扎实实。
在抗旱运动的整个进展中,新堡公社党委始终贯彻了这种领导方法。他们根据不同时期,提出不同内容的奋斗目标。如抗旱运动一经掀起,提出“一人一条计,消灭干旱地”,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当水挖出来后,提出“爱水如爱粮,一碗水、一碗油,点滴浇在地里头”。在灌溉中提出“经济用水科学灌,高处引水坡里漫;凹地不注水一点,滴水也要归农田”,提倡节约用水,扩大灌溉面积。当降了些春雪,有些人对抗旱有松劲情绪的时候,又提出了“干旱一日不消灭,我们一日不收兵”的口号。这种因时因地制宜、生动活泼的行动口号,领导和鼓舞着群众目标明确、情绪饱满地前进。
新堡公社党委除提出具体方针和奋斗目标以外,还大抓各种具体措施。公社和生产队都普遍召开社员座谈会,在群众中取经找宝,然后把这些经验集中起来,经公社领导上研究整理后,又普遍推广。新堡公社推广的抗旱措施有:
一、公社党委根据“蓄引提并举,大中小结合,小型为基础,大型为骨干”的方针,因地制宜地规划了水利工程。公社兴办的黑马圈河工程,全长二十里,经过开山挖渠,把过去白白流走的河水,引过高山,改道流向最干旱的干城大队。各生产队都在附近的沟岔掏泉、挖农毛渠,把涓涓细流,筑池修坝拦蓄起来,然后小蓄大放。在最干旱的地带,大规模地挖掘地下水,挖串井、开明沟、打单井,或引水自流灌田,或用水车提水浇地。
二、大铺砂田。群众说:“三颗石头一碗水,日晒石头雨渗土,压砂用处大,能种粮食能种瓜”。公社组织各大队劳动力,在砂源近、地平的中川滩,铺砂田两万多亩。
三、加工阴湿田。群众说:“阴湿田是宝贝蛋,不怕日晒天气旱”。各队今年对阴湿田普遍提早加工打?,使这一部分土地,墒好肥足。
四、抢墒早种。群众说:“早种一阵,麦高几寸,早种一日,早收十日。”今年新堡公社大破常规,对夏田作物普遍实行冰槎下种,使播种季节提前了一个月。并解决了过去夏秋作物接连播种,以致人畜力难以得心应手调配的困难。
五、区别土地,调整作物,因地种植。各生产队根据老农经验,对农作物按土性、墒情和抗旱耐寒的程度,适当作了调整。如阳洼地干旱,施耐旱的肥料,种耐旱作物;阴洼地较潮湿,施热性肥料,种其他作物。
六、对地墒不足的土地,采取背冰、抬水、点种、用水耧播种等办法,使种子接上底墒,便于生根发芽。公社并以有备无患的精神,储备了足够的荞、糜、谷子等小日月庄稼种子和蔬菜种子,以防万一。
通过扎实、细致的抗旱春播运动获得了重大成就,新堡人民公社当前的生产面貌热气腾腾,群众情绪高涨,信心充沛;干部既完成了任务又摸索到了良好领导方法,并获得群众的爱戴,劲头更足,因而领导、干部和社员群众三方面皆大欢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