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利用各种杂草秆皮代替木材 唐县用土办法大造纤维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21
第7版()
专栏:

利用各种杂草秆皮代替木材
唐县用土办法大造纤维板
本报讯 河北省唐县各人民公社土法上马,大搞纤维板生产,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县十个人民公社都建立了土法生产纤维板厂,每天可生产二尺宽、四尺长、半公分厚的纤维板一千多块,纤维板的质量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基本合乎要求。此外还办了一座年产一百五十吨纤维板的县营工厂。
唐县各人民公社目前已经生产出纤维板两万多块,不仅及时供应了本县所需板材,而且还支援了保定、天津等市用材。按现在的生产能力今年全县可生产纤维板二千吨左右,可代替原木一万一千多立米。
唐县发展纤维板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土法上马,社社办厂。纤维板厂生产设备简单,大锅、石碾、几块小钢板和一台七至十五马力的锅驼机就是一个土法纤维板厂的主要生产设备。原料来源丰富,所用的麦秸、芦苇、棉花秆、山草、树枝、树杈、树皮等到处皆有。
唐县位于冀中平原,是一个缺木材的地区。大跃进以来,特别是人民公社化后,各项经济建设事业迅速发展,木材需要量急剧增长,1959年全县需要的木材和可能提供量之间相差50%左右,今年则差70%左右。唐县县委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全党全民大搞人造板,不获全胜誓不休的号召,在全县掀起了一个群众性大搞纤维板生产的运动。可是,用什么办法搞,却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人主张是办大的、办洋的,要搞就得向上级要机器、要设备。他们认为:没有热压机不能生产纤维板。另一种人主张与此完全相反。他们认为:必须采取土法上马,先土后洋,自力更生,大搞纤维板厂。县委根据这两种意见,及时地组织群众鸣放辩论,批判了前一种贪大图洋,向上伸手的思想,鼓励和支持了后一种眼睛向下,土法上马的主张。为了解决技术问题,他们鼓足干劲自己钻研。并由领导干部带领能工巧匠先后到北京光华木材厂、保定木材经理部参观洋法生产纤维板,学习制造工艺,回去后,组织有关人员举行“诸葛亮会”,参照外地的经验,经过反复的研究试验终于创造出了一套用土法制造纤维板的办法,在县城办起了示范性的纤维板工厂。接着,县委组织各公社、工厂的党委书记、能工巧匠到现场参观,把经验和技术介绍给他们。全县十个公社很快都建立了纤维板厂。
目前,全县各人民公社的纤维板厂正在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望都人民公社,已将人工打浆改变为锅驼机带动打浆。王京人民公社的纤维板厂已将整个生产的各个工序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连续化生产过程。
纤维板是人造板中的一种,它是用植物纤维经过粉碎、加压、加热做成的,用途很广,经济价值很高,可以代替木板使用。用唐县的办法发展纤维板生产,具有建厂快、投资少、用人少、收效快、普及快、操作方便的优点。林业部最近在唐县召开现场会议,向各地推广了唐县的经验。(附图片)
唐县人民用纤维板代替木材加工的各种家具
新华社记者 王旭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