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改进工作方法 改进管理制度 促进生产跃进 第一汽车厂管理业务大改革 在工人广泛参加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六十多套新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22
第6版()
专栏:

改进工作方法 改进管理制度 促进生产跃进
第一汽车厂管理业务大改革
在工人广泛参加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六十多套新制度
本报长春21日电 第一汽车制造厂各职能部门以工人管理小组为基础,掀起了改革各项管理业务的群众运动,已创造出一整套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目前这个工厂已建立起“群众调度”、“万人统计”、“群众核算”以及“厂内外三结合,全面大协作”等六十多套新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这些新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技术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和汽车生产的持续跃进。
第一汽车厂各业务部门这次改革管理业务的鲜明特点是:“党的中心任务在那里,业务工作中心就在那里”。各职能单位围绕中心任务,根据不同的工作特点,提出具体措施,在业务系统内开展群众运动,促进生产。计划、经济、生产调度、技术检查、安全等单位,都在工人管理小组基础上召开了多次各业务系统工人管理大会、代表会、现场会布置任务,随后又展开大竞赛、大检查、大评比、大交流等一系列群众性的活动。计划会计系统,依靠全厂一千多名工人核算员,与财会、技术等系统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提供资料,条条块块,一齐动手,开展“万人统计”的群众运动,使上百项的经济效果都做到了:统计及时、准确、全面,当日战果当日反映出来。中央工具库过去几十个人管得又忙又乱,最近工人建立“工具存放区位图”,八个工人管三万种三百六十万件工具,随要随发,得心应手;每件工具平均发放时间从几十分钟缩短到两三分钟。供应系统已经实现他们在运动中提出的四勤(勤查、勤算、勤联系、勤研究),五知(知库存、知在制品、知缺料数、知钢厂对缺料生产安排情况、知钢厂材料发出情况),七快(解决缺料快、办理代用快、卸车快、验收快、检查快、码垛快、送料快)等管理措施,使管理工作真正起到了及时指导运动和鼓舞斗志的作用。
在运动中,各业务部门转变了过去在处理问题时简单草率,限期完成,不谈思想,不讲意义的单纯业务观点,逐渐学会从政治思想工作入手开展业务工作。设计部门组成了一个由一百多名设计人员参加的班产二百五十辆促进大队,经常运用展览会、现场会、报告会、小演唱等各种形式,抓住工人参加产品设计的生动事例,向工人宣传产品革命的重大意义,帮助工人深入了解产品设计,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他们和工人一道,用两个月时间就普查了十一个车间三十一个工部和三个协作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占整个汽车60%的五千多个零件,作了改革。改进后的零件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产量一至二倍,最高的达到七倍。
第一汽车厂还在运动中改进了规章制度。根据在过去两年大跃进中创造的许多丰富的管理经验,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采用大交流,大集成,大展览等群众运动形式,将各方面的管理经验组织配套,总结提高,同时以边竞赛、边推广、边建设的办法,推广和肯定了一百七十多项先进管理经验。在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经验管理等方面建立起六十多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奠定了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这些制度体现了在党委领导下,依靠各级组织和广大职工管好企业和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的方针。既有集中领导,又有分级管理;既有统一性,又有灵活性。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三结合”制度又有了更广泛的运用和新的发展。过去多数表现在老技工、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的结合,现在已经发展到女工、青工、徒工都可参加三结合,随时都有三结合。过去主要在设计方面采用三结合,现在发展到工艺、设备制造、工人技术员一起搞制造、安装、调整,一直结合到底,有始有终。与此同时,厂内三结合又迅速发展到与厂外单位三结合。现在全厂已与吉林工业大学、沈阳工学院、北京清华大学、山东工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二十多个单位建立了经常的协作关系。
目前第一汽车厂的管理工作,已发展到上下串联,纵横结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群众性管理网。即使在任务重、问题多的情况下,也能使各项任务繁而不漏,忙而不乱,秩序井然,充分发挥了职能单位的能动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