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评比·总结·提高·推广 黔东南使用插秧机出现新高潮 通过比武改进了插秧机,确定了最好的劳动组织形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23
第6版()
专栏:

评比·总结·提高·推广
黔东南使用插秧机出现新高潮
通过比武改进了插秧机,确定了最好的劳动组织形式
本报讯 中共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委于5月5日至8日在榕江县召开了全州插秧机比武大会。这次大比武,总结出一套使用插秧机的经验。
要插秧机适应各种条件
今年秧苗培育得好,比武插秧时秧株已有一尺多高。部分插秧手把秧根、秧尖各剪去一节,然后再插;有的遇到深水田,就先放水后插秧。这时州农具研究所仿造出一部上海“南汇一号”插秧机,与黎平县制造的一部“黔东南一号”插秧机,却不需要剪去秧根秧尖,也不管水深水浅,一样插得快、插得好。
这次比武大会,解决了一个根本问题:不是插秧机不适应环境,而是人的主观努力不够。根据州农具研究所和黎平县改装插秧机的经验,各县参加比武的制造插秧机的工人,连夜改装高秧架插秧机。5月7日第三次比武,镇远、榕江等县改装过的插秧机上阵,不管水深、水浅,长秧、短秧,一样插得快、插得好。
哪种劳动组织形式好?
要打好插秧这一仗,过好插秧机的使用关和质量关,合理地组织劳力很重要。在这次插秧机比武大会上,黔东南州委对目前运用的四种劳动组织形式作了比较,总结出这方面的先进经验。
这四种劳动组织形式是:一、插秧机手一人一部插秧机,自扯、自装、自插、自补。这种单枪匹马的方式,效率不高,扯秧要花去77%的时间,因此一天只能插七八分地。二、插秧机手专门插秧,不管扯秧,这能充分发挥插秧机手和插秧机的作用;但分工不明确,各道工序不能环环扣紧,往往因为一环落后,影响全组。三,以插秧机手为核心,临时编成小组,一般三至五人。它的优点是:以机插小组为战斗单位,人员有分工,有协作;缺点是临时编成的小组,协作不能得手应心。四,以三至五人组成机插小组,成员固定,有坚强的领导骨干,组内配合十分有力,联合作战,使小组成为坚强的战斗单位。比武大会肯定这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形式。
插秧质量完全能够保证
前一段时间使用插秧机插秧,有一部分秧插得不符合质量要求。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求快不求好。例如:第一次比武,大家插得很快,但大都不符合规格;第二次比武插得稍慢,大部分符合规格;第三次比武,就有90%以上的达到了质量要求,而且插秧速度也不慢。
层层比武加速推广
黔东南州委认为插秧机大比武有以下三大好处:
第一,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三,通过大比武,坚定了广大群众使用插秧机的信心和决心。因此,黔东南州委决定所有的县、社、管理区,都要分别举行插秧机大比武,把使用插秧机的群众运动推向新高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