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社员之家 记郑州市陇海公社西三马路公共食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26
第7版()
专栏:

社员之家
记郑州市陇海公社西三马路公共食堂
本报记者 张励中
已经是晚上九点半钟了,郑州市西三马路第五食堂的炊事员们,刚把炒菜的炉火封好,有的解下围裙,有的在打身上的尘土,准备回家休息。这时候,从门外进来一个妇女,是这个街上的居民康玉芳,她因为送婆母回家,买火车票耽误了吃饭。炊事员们了解这一情况后,忘记了劳累,马上动起手来,有的热馍,有的切菜,重新捅开煤火,很快的给康玉芳做好了热饭和热菜,饿了半天的康玉芳,美美地吃了一顿。她一边吃、一边想,自己做小锅饭的时候,也没有这样方便哪!于是,口中念道:第五食堂真方便,随到随吃不嫌烦,饭热菜香吃的好,强过自家小锅饭。
这并不是个别的现象,在这个食堂就餐的人数有三百多人,其中有工人、学生、教师、营业员,有各种不同职业的居民。他们不仅上班的时间不同,而且各人的口味也不同。但是这个食堂的炊事人员,对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照顾的体贴入微。首先,炊事员们实行日夜值班制度,不管各种职业,上班早晚,都可以吃到热饭。不管是严寒的冬天,还是三伏的夏天,都有热菜热饭等待着社员。
不光吃饭时间上方便每个人,在口味上也照顾每个人的爱好。每当吃饭的时候,炊事员们注意每个人好吃什么东西,都记在心里。食堂就餐的三百多人中,有那几个人好吃大米饭,他们都一清二楚。有一次全食堂统一吃大米饭,郭祥甫老大爷一进食堂门,炊事员马上给端来了馍,嘴里说:老大爷,早就知道大米饭不合你的口味,这里给你准备的有馍。郭祥甫老大爷感动地说:“你们比我家里的人想的还周到。”
对病人、孕妇、体衰的社员,更有特别的照顾。这个食堂的墙上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袁守仁,住西三马路二十三号,半身不遂,周慧负责长期送饭;张银香,住西三马路十三号,孕妇,炊事员崔荷花负责临时送饭;董俊德,住西三马路三十七号,年老体衰有病,炊事员吕竹梅负责长期送饭。一天三顿保证按时送到家里的就有六户。半身不遂的袁守仁老汉,儿子在荥阳县教书,闺女在太康县工作。食堂管理员周慧每天给他送饭时,还给他扫地、帮助他穿衣服。后来他的姑娘从太康县调到郑州工作,想接他到一起生活,郭祥甫老汉就说:“食堂就是我的家,这里都是我的亲人,我那里也不去。”
在母子餐厅里,放着一些四四方方的小低桌和小椅子。小学里那一天搞集体劳动,食堂里就特别准备了小米绿豆稀饭,里边还放了些枣,劳动了一晌的小学生们,总是痛痛快快的吃上一顿。在一个小桌子上,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炊事员们特别照顾他,给他端饭,给他倒茶,经过了解,原来他的名字叫吴恒章,他的父亲在郊区苗圃工作,他的母亲在铁路上工作,父母工作忙,住的距离较远。食堂建立后,炊事员们主动的提出把这个小孩的生活包下来了,管理员周慧代他管理餐证,吃完饭把饭碗放在周慧家里,经常拉着周慧的手蹦蹦跳跳的,真像周慧自己的儿子。
工人们提起这个食堂,也无不伸着大拇指头连连叫好。炊事员们总是千方百计的为生产服务。这条街上有个社办的木器工厂,工人们干劲冲天,工作忙的时候,食堂的炊事员们,把饭做好,送到车间里去,除了送饭,还送开水。今年春天木器厂有一批生产任务需要很快的赶出来,工人们临时突击,每天都干到深夜十二点,管理员周慧和炊事员一商量,要保证把饭做好,保证工人吃好喝好干劲足,夜晚给工人们做好夜餐,送到车间,工人们干劲更大了。
这个食堂的炊事员绝大部分是家庭妇女,她们走出小家庭,成了众人的“好管家”,发挥了组织大家庭生活的才能。你看!食堂里窗明几净,靠墙的一个小桌上,摆着酱油、醋、胡椒面、盐等调味的东西,墙上贴着“调味台”三个大字。再往上看,墙上除了大字报外,还有一个星期的食谱。饭菜花样翻新,顿顿不一样,而且每周还改善一次生活。办法是:一个月改善四次生活,每次每人发四个牌,只要有牌,那天吃都可以,第一天挂牌,第二天食堂就按牌准备炸油条、炸酱面,很受广大社员欢迎。
这个食堂的饭好菜香,但从开火到现在,已经节约了八百多斤粮食。她们的经验主要是精打细算。四十多岁的董桂兰,在旧社会逃荒要饭,很懂得粮食可贵和珍惜现在的生活。蒸馍前,她用二两小米饭和二两发酵面,合在面里,用筷子搅一阵,放在笼里蒸一个钟头,一斤面可以蒸出三斤馍,里边再加红枣,社员们很爱吃。在洗米的时候,管理员周慧看到淘米水里有一些米粉和碎米,就去问医生。医生告诉她,淘米水里有不少维他命,她联想起农村做米饭不淘米的道理,她把淘米的汤在蒸饭前兑到碗里,结果又多出饭,又增加了营养。她们想了很多办法把小米放在小石磨上磨小豆腐,买粉浆做河南人爱吃的浆酸面条,做绿豆糕、千层饼。在秋季,她们做红薯面包、面条、烙饼、夹馅糕等味道不同、形状不同的四百多种饭菜。食堂开设了小卖部,准备了各种小菜,还准备了老人、儿童餐厅。
这个拥有三百三十多人的“社员之家”里,成立公社前,因为分散做饭,有一百零二个妇女,每天都要在烟熏火燎中度过。耽误了多少生产。可是,现在六个炊事员就顶住了过去一百零二人,人们并不满足。这个大家庭的所有人员,都在为搞好自己的家务想办法,出主意。走进食堂首先引人兴趣的是蒸汽机,过去蒸一锅馒头,需要一个小时,现在一开汽门,十分钟,又白又宣的馒头就出笼了。过去每天耗煤一百三十斤,现在只要八十斤就够了,蒸馒头这样快这样省,但用人不多,过去五个人现在只用三个人。这部蒸汽机本来需要一千六百元,可是她们采用因陋就简,众人出主意齐动手的办法,花了三百多元买了一个铁筒,没有汽门,周慧找到食堂附近的铁路机务段,工人们利用业余时间,给做了几个汽门,没有“安全阀”不够安全,西三马路分社社长王秋香,找自己的爱人(铁路机务段七级工),放弃了休息时间,给做了一个技术性比较复杂的“安全阀”。炊事员们研究出一种切菜机,能切片、能切丝,可是自己不会木匠活儿,既没斧又没刨,公社木器厂的工人听说了,就对炊事员说:“只要你们提出要求,我们保证做好”。没有木料,周慧把自己用不着的床板拿出来做原料。杜改云为了研究一个压馍机,跑了二十里路找自己的爱人,确定规格。合面,是厨房最累的活,可是他们创制了合面机。包饺子是厨房中最细致的活,但他们也制造了一个包饺子机,效率提高了七倍。还有炸油条、炸丸子机……每个家庭成员,都很关心自己的大家庭生活,他们不但支援工具改革,也支援用具。食堂吃饭的方桌和儿童吃饭的小低桌、小椅子,都是社员们从家中自动拿出来的。
西三马路的第五食堂,红旗越举越高。刚建立时,入食堂的只有一百六十二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三百三十多人。全公社福利评比中,这个食堂得了两面流动红旗。群众也特别爱戴自己的食堂。理发员、木器厂工人等单位共做了九面红旗,奖给自己的食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