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棉花一定要全苗密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29
第5版()
专栏:社论

棉花一定要全苗密植
我国大部地区的棉花都种完了。今年棉花播种质量一般都比过去好,普遍增加了播种量,许多棉田可以达到一次播种一次全苗。但是,有些地区,在棉花播种后,受了低温、大风、阴雨、干旱的袭击和影响,苗出得不齐不全。当前的紧急任务是立即查苗补苗,坚决做到棉花合理密植,这是争取今年棉花丰收的一大关键。
怎样争取棉田丰产?有些人曾经主张以稀植为基础,依靠增加单株的结铃数增产;大多数人主张以合理密植为基础,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增加株数,从而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总铃数,来实现棉田丰产。究竟是哪一种主张对?经过几年来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特别是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实践,完全证明了种植棉花应该实行合理密植。密植,已被公认是农业“八字宪法”的中心措施。
今年,各地总结了过去的经验,进一步贯彻实行棉花合理密植,按照不同品种、不同土质、不同地块的具体情况,分别制订了合理密植的具体规划,按照规划进行播种。但是,按密植规划播种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保证棉田密植规划的实现,主要还要看保苗情况怎样,定苗情况怎样。保苗、定苗是保证实现合理密植的重要一关。
过去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播种时定好了密植标准,到了定苗以后,实际的株数却比规划数减少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保苗、定苗工作做得不好;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对棉花全苗密植认识不一致,右倾保守思想在作怪。因此,要过好棉花全苗密植关,既要切实做好棉花苗期管理工作,又要注意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保苗工作做不好,发生了缺苗断垅的现象,棉田的全苗密植自然就谈不到了。可是,由于推行合理密植是棉花生产技术上一项重大的革新,存在着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不断斗争,如果思想上的障碍不解决,就不会有效地组织力量,力争全苗,因而也就不能保证实现合理密植规划。
有人认为,棉田密度增加以后,荫蔽加重,蕾铃脱落增多,不如稀植为好;而且棉田密植后,也比稀植难管理些。这些看法是片面的。现在各地推行的是合理密植,从来也没有说,愈密就是愈好。所谓合理密植,就是要适当地规划单位面积的密植株数和配置方式,合理地解决棉田中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既保证个体(每一单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又能使群体(全田棉株)得到充分的发展,增加全田总铃数。在稀植的情况下,虽然个体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因单位面积上没有分布足够的株数,不能充分利用土地的营养和光能,群体发展不够,即使单株结铃较多,全田总铃数仍然赶不上合理密植的多,产量自然不如合理密植的高。这个道理本来是很明白的。我们不能被稀植的单株发棵大、结铃多的片面现象所迷惑,只算单株的账,不算全田的总账。
当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待棉田密植后荫蔽可能加重,蕾铃脱落可能增多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保守的态度,认定这是密植带来的不利条件,是不能克服的;另一种是革新进取的态度,即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因密植而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地发挥密植增产的作用。很多丰产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只要合理地配置行株距,适当地掌握水、肥条件,加强田间管理,密植棉田中荫蔽加重的影响是可以克服的,单株的成铃率同样可以提高。
为了实现合理密植,许多棉区开展了查苗、补种和加强苗期管理的工作,这是十分重要的。棉花苗期管理的时期比较长,可能影响出苗、引起缺苗断垅的因素比较多;另一方面,正由于苗期管理的时期比较长,补救和克服缺苗断垅现象的可能也更大。我们必须用最大的决心和毅力,一步不放松地加强苗期管理,不断地同不利的自然条件作斗争,保证实现合理密植。出不了苗的立即重种,缺了苗的立即补种,坚决消灭缺苗断垅现象。我们要尽一切努力,保证棉田全苗,保证棉田密植。各地都有丰富的棉田保苗和苗期管理的经验,只要决心去做,一定能够做到合理密植,苗全苗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