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为普及农村文化贡献力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08
第8版()
专栏:在我这岗位上

为普及农村文化贡献力量
广西容县自良公社书店图书发行员全国文教群英会代表 曾广才
我是一个农村青年,1958年以前一直在农村参加生产,同时参加农村的宣传工作。1958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后,为了满足农村文化的需要,公社党委决定在自良圩建立一个书店,把我调到专区图书发行训练班去学习。我心里想,自己文化水平低,搞图书发行自己干得了吗?后来经过领导上不断的启发教育,我认识到图书发行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是为了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将文化科学知识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意义的工作,党现在要我做这个工作,我就应该鼓足干劲,贡献出所有的力量,有党的领导,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从训练班回来后第一个工作就是建立书店。房子、柜子、桌凳……什么都没有,怎么办呢?公社党委负责同志说,要勤俭办事业,要依靠群众。经过党委同意,召开了一个宣传员、小学教师会议,首先讲明了建立书店的目的、意义和好处,然后提出建店的困难。大家对建立书店非常赞成,说没有书店要买一本书就得跑几十里到县城去。对于房子、用具的困难,大家提出保证,向群众宣传,发动群众来解决。第二天,自良圩的宣传员敲锣打鼓向群众宣传办书店的好处。曾福天听了说:“办书店既然是为了大家学文化方便,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可以把我的铺面借给书店。”许多社员也献出桌凳、柜子和其他用具,还帮助布置、写招牌。这样,在群众的支持下,一文钱不花就把书店建立起来了。
从群众支持建店的事实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听党的话办事就不会错,工作信心大大增加了,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把图书发行工作做好,做出优良的成绩来报答党和群众。为了方便群众买书,我经常担书下乡,哪里有人就送到哪里去,不管山多高路多远。有一次挑书到五十里路远的山村去,干部群众说:过去要到县里才买得到书,现在书店派人直接送到我们村里来了。
在发行图书工作中,我牢牢记住党的教导:图书发行要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每次运动中,我都很关心运动的情况,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需要来开展图书发行工作。有一次,我从县里开会回来,路过胜力大队,发现水稻螟虫为害很严重,我立即向公社党委汇报情况,并且把“怎样防治螟虫”一书,广泛宣传推荐,结果三天就卖了二百多本,有力地推动了除虫运动。公社化后,我了解到社员由于缺乏集体养猪的经验,猪长得不快,我便给他们介绍“集体养猪法”及“饲养牲畜的经验”两本书。在图书发行中,我到哪个大队就参加哪个大队的生产,边生产边宣传,休息时就卖书。
1958年公社党委为了争取晚稻特大丰收,号召社员大搞积肥送肥。当时我下到大队参加发动群众积肥送肥的工作,有一个女社员没有好气地对我说:“现在你叫我们送肥下田,明年割禾你来帮割不?”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使我想了很久,后来深入了解,才知道社员是怕肥料多了禾苗倒伏,禾苗一倒伏谷子损失大,又很不好收割。但是,我想为了争取特大丰收,党委号召多下肥料是不会错的,但是要解决倒伏的问题。于是我便回到书店看看有没有关于防倒伏的书,真是巧得很,一找找到了一本“水稻倒伏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的书。我拿了书立刻跑去找党支部书记,将社员的思想情况向他汇报。我把书的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说只要把书中的经验向社员宣传,社员的顾虑就可以消除了。支部书记认为这样做很好,并决定当晚召开生产队长和技术员会议,会上我把书店的几十本书都拿来,每人发给一本(每本八分钱)。大家一边看书一边讨论,说:过去不知道合理施肥,怎么不倒伏,这回有了老师了!第二天大家把书本带去田头组织社员学习。有了先进经验做指导,社员打消顾虑,大搞积肥运肥。结果晚稻获得了空前大丰收,平均每亩八百三十斤,没有发生倒伏现象。
图书发行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我一定要再接再厉,在今后工作中做出更出色的成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