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祖孙三代闹革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2
第2版()
专栏:江苏通讯

祖孙三代闹革新
本报记者 周惜晨
在美丽的惠山脚下,有一座新兴的工厂——无锡陶瓷一厂。全国“三八”红旗手、无锡市先进生产者虞荷娣,就是这个厂制坯车间的女工。她的母亲夏金妹、丈夫高肖范、大女儿高织云、二儿子高耀刚也都是这个厂的工人。在汹涌澎湃的技术革命浪潮里,这一家五口人,个个奋勇向前,每人都有革新,没有一个掉队的。因此,人们称这个家庭为技术革命光荣之家。
饭桌上的革新建议
一天,中午饭菜都已经摆在桌上,虞荷娣的几个小的孩子和他们的外婆已经吃将起来。荷娣一面招呼孩子们吃饭,一面向门口张望,心想:“织云怎么还不回来?”
不多会,一个俏丽的姑娘匆匆忙忙走了进来,坐下来一声不响,端起一碗饭闷着头就吃。这就是织云。荷娣心里奇怪,不住地用目光打量着大女儿,“这孩子今天怎么闷声不响的,有了什么心事?”
外婆和小孩们吃完饭离开饭桌以后,荷娣问织云:“弯管机做好了没有?”“弯管机倒是试制成功了,可是弯管接头又跟不上了。我们现在正想做个弯管接头机,底座已经做好了,就是弯管朝上一套,上面立不牢,总是要倒下来。”女儿紧紧地皱着眉头,满腹心事地回答。
荷娣看女儿愁得这个样子,心里又疼又爱。这个已经有三十年制坯经验的女工,沉思了一会儿说:“好不好想个办法,用绳子做一个环,把弯管的一头吊起来?那样也许就不会倒了。”“嗳,这倒是个好法子。我本来也这样想过,就是不知行不行。”女儿的愁眉舒展了,她感激地看着母亲,脸上又露出了往日那种调皮、欢快的神情。
当天晚上,技术革命青年火箭突击队队长高织云和姑娘们又聚到车间里,按照高织云的母亲谈的办法,开始了紧张的试验活动。到十一点多钟,弯管接头机终于试制成功了。把弯管的坯子放在辘轳车上,上面用一个圈子一套,管子就平稳地随着辘轳车飞快转动,只需二分钟,一只弯管的头就接好了。过去一天的工作,现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姑娘们快乐的说笑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家庭会议破关键
二十四只储酸缸破裂的消息,霎时传遍全厂。这件厂内的大事,成为虞荷娣全家的议题。
晚饭后,虞荷娣的家里显得很热闹,孩子们又说又笑。四岁的小女儿不用人动员,自己就站在床上摇头摆脑地唱起了她在托儿所学的歌曲。虞荷娣一边照应着孩子,一边在想着二十四只储酸缸破裂的事情。
正在这个时候,丈夫高肖范回来了。他不声不响地在桌旁坐下,点燃一支烟,沉默地望着大家。他也正在想着高厂长下午在窑上开会时说的话。是啊,一窑总共烧二十六只缸,一下子就坏了二十四只,这不是件小事。而且这些缸在拿到窑上烧以前,曾花费了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啊!
“这件事情,你这个车间主任要负责任啊!”荷娣打破了沉默,对丈夫说。织云也愤愤地对着父亲大声说:“你呀,东也管管,西也管管,就是你自己的烧成车间管不好。”“唉,照这样下去,厂子不要搞垮啦!”荷娣的母亲、六十岁的老上釉工人夏金妹在一旁轻轻地叹息着说。这个老工人,在旧社会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她怎么也不会忘记那些饥寒交迫的日子。1958年,陶瓷一厂刚建厂的时候,这里全是一片荒草和坟堆。夏金妹虽然已经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但她也像青年人一样,卷起裤脚管,参加了建厂工作。现在,她听到这件事格外心痛。
“你说这次事故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荷娣问丈夫。高肖范凭着在窑上干了几十年的经验,有把握地说:“是在冷却的时候,窑里进了冷风,把缸激破了。”进了冷风把缸激破了,怎样才能使窑里不进冷风呢?大家都在默默地想着这个问题。
“做一只陶管,套在灵眼洞上怎么样?”还是高肖范先开口。织云说:“灵眼洞是斜的,管子怎样套上去?”“那还不好办,把陶管也切成斜的就是了。”耀刚慢条斯理地说。过了一会儿,织云又提了个问题:“接上个直筒子的管子,风还不是一样吹进去?”“那就是,装个直管子和不装没有两样。”荷娣同意女儿的意见。这样一来,大家又没得话讲了。
“能不能在管子上装个活动的东西,像帽子一样,风从东边来,口就转向西边;风从北边来,口就转向南边……”经高肖范这么一说,大家顿时又活跃起来。“对,这办法不错。”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结果,决定做一只可以转动的避风管。可是,谁能做这个管子呢?“娘是‘三八’红旗手,帮这点小忙还不成吗?”儿女们在“将”自己母亲的“军”。丈夫也笑迷迷地看着妻子。这倒把个荷娣闹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这个家庭会议,直开到十点多钟。这个全厂的生产关键问题,就在这个家庭会议上解决了。
夫妻俩深夜搞试验
多雨的日子来了。陶瓷厂制成的泥坯迟迟不能干燥,严重地威胁着全厂的生产。领导上号召大家:“不能靠天吃饭,要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回该高肖范催虞荷娣了:“你们拿什么给我们烧呀,得动动脑筋搞搞革新啦!”荷娣心里更是焦急。两口子常常趟在床上商量到深夜。“不能靠天吃饭了,应当用火烘。”这是二人一致的意见。但是又怕缸的体积太大,受热不匀要裂缝。“把炭火放在铁丝笼子里悬在缸里烘,散热不就均匀了吗?”丈夫不愧是同炭火打交道的,终于想到了这个妙法。
一天深夜,外边下着雨,第一制坯车间的一角却还闪射着炭火的光亮。虞荷娣和她的丈夫正围在一只大缸坯旁边,缸里吊着一个烧得正旺的小火炉。原来,他们正在悄悄地进行炉火干燥的试验哩!
夫妇俩一边不时看看炉火,摸摸缸坯,一边扯着工作、学习的事儿。虞荷娣心里暖烘烘的,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快意。她和高肖范结婚已经二十多年,夫妻感情也算得上是好的了,但是像今天这样互相关心,互相体贴,一起研究生产,一同搞革新,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这一对夫妻正围着渐渐干燥的缸坯,谈得热烈,厂工会陆主席冒雨巡视到这里。“好啊,你们两口子躲在这里搞革新哪!”于是,三个人又仔细检查一番,发现缸坯受热均匀,收缩正常。他们当场就根据这个原理设计了一种四面透火的小炉子,在厂里大量推广使用。
老外婆不甘示弱
厂里技术革命运动搞得越来越热烈。虞荷娣、高织云、高肖范、高耀刚都搞成了不少革新项目。虞荷娣的妈妈——六十岁的上釉工人夏金妹,虽然在上釉、整修陶坯等方面也有过革新,但是她对这些都不满足。有一天,在丁山陶瓷厂做工的大外孙高海刚一回家,她就向海刚说:“海刚啊!你娘、你爹和你弟弟、妹妹都有好多革新啦,就剩我这个老太婆落后啦!好孩子,你也帮舅婆出出主意吧!”海刚满口答应:“好的,舅婆你放心,我一定给你想个好办法。”
后来,海刚帮助外婆设计了一个喷釉器。原来给陶罐内壁上釉,要用小勺子把釉舀进去,再晃呀晃的转动多次才能涂遍内壁。现在,把盛釉的缸上开个小孔,通进一根皮管,一头浸在釉里,另一头接上一只皮球,只要将陶罐向釉缸里一浸,用脚将皮球一踩,不仅外边上好了,内壁也均匀地喷满了釉。这样,既轻便又快当。这个巧妙的设计直乐得老外婆笑不合口。(附图片)
赵志方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