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深入生产第一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3
第1版()
专栏:社论

深入生产第一线
不久以前,中共广东汕头地委作出一个决定,要求地委领导干部每年应有五个月的时间到基层去,县委机关要搬到下面办公,绝大部分县委领导干部每年应有七个月的时间住在公社、厂矿;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到基层去的时候首先应深入后进地区、后进单位;要求所有下乡下厂的干部和群众实行同吃同住,并参加一定的劳动。现在汕头地委的八个书记都已分别搬到揭阳、梅县、大埔、海丰等县的公社或者厂矿去安家落户了,全区各县已有90%以上的县委书记、80%以上的县委委员和公社党委书记搬出了办公室,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汕头地委的这个决定和他们采取的果断行动,表明他们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的雄伟气魄和坚强决心。他们做得完全正确。这样做必将有力地推动当前生产,促进持续跃进的实现,值得大大提倡。
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到生产第一线去,这不是简单的指挥场所的变换问题,而是坚持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的重大原则问题。什么是生产第一线?生产第一线就是生产建设的现场,是广大群众斗争和活动的地方,是具体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实现各项生产任务的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到生产第一线去,就是要深入现场,深入基层,就是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只有深入实际,才能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做到从实际出发,从而避免主观主义。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使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从而避免官僚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的领导方法和群众路线的领导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一再号召全党干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去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参加斗争领导斗争。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正是贯彻毛泽东思想,坚持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过去的革命斗争中我们这样做了,因而赢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1958年以来,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继续坚持了这种优良传统,并且创造了种试验田,建立指挥田,开现场会议,组织参观评比,实行跟班劳动和两参一改三结合等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方法,这是我们能够连续两年实现大跃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目前我们面临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全面跃进的大好局面。新的形势要求我们的领导工作必须做得更具体、更细致、更踏实、更全面。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到生产第一线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就能使领导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及时具体地了解情况,细致深入地安排各种具体措施,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有什么问题就马上解决什么,不使问题成了堆才去解决。在这一日千里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不亲临群众斗争的第一线,只是坐在机关里开会、听汇报、看报告和统计数字,光靠第二手、第三手的间接材料来了解情况,指导工作,便不能不落在生产运动的后面。
到生产第一线去,要到先进的地区,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同时,还要用更大的力量到困难最多、条件最差的地方去,抓后进、抓薄弱环节。这一点对于实现持续跃进非常重要。汕头地区的同志们正是这样做的。汕头地委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首先应深入后进公社、后进生产队、后进厂矿、后进车间,帮助后进地区、单位的干部,具体分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彻底改变落后面貌,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平衡地发展。”汕头地委第一书记罗天等深入到揭阳县炮台公社的一个落后点,在一万多亩落后田中经营起高产片。五华县的领导干部目前全部都深入到落后地区去加强领导,包干负责。许多地方的事实告诉我们,哪里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下定决心抓后进、抓薄弱环节,哪里的生产面貌和工作面貌便立竿见影地发生变化。四川绵阳地委和这个地区各县县委主管工业的书记,分别深入到长期低产的百吨炉群进行工作,就使全专区的百吨炉群迅速突破了日产百吨铁的水平。这说明了党的这种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具有何等巨大的威力!
现在,各级领导机关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已经发展成为普遍的行动。凡是这样做了的,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各地的情况还不平衡,有的地区、有的部门、有的干部还做得不够。这或者因为对于深入生产第一线这件事认识不足,或者因为缺乏妥善的具体安排。党的组织应当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同时帮助他们做好安排。譬如,有的同志觉得工作太忙,只能长期关在办公室,没有时间到生产第一线去。应当告诉这些同志:工作忙是事实,但是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请问,不深入到生产实际中去调查研究,不深入到群众中去同群众商量问题解决问题,又怎能做好这两件大事,真正促进生产呢?难道还有什么别的任务比这个“基本任务”更重要的么?而且领导机关的负责干部深入现场,既及时指导了当前工作,又密切了同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联系,这样便能大大减少那种质量不高的会议,减少可有可无的报表,减少过多的文牍,从而节省出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来从事更加切实有效的工作。因此,要深入生产第一线,时间是有的,问题在于有没有决心。有的同志考虑:下去只抓了点,是不是会忽视面的指导?其实,只要我们坚持毛泽东同志的个别和一般相结合的领导方法,不但不会削弱面的指导,而且只会加强面的指导。因为我们解剖一个麻雀,正是为了了解所有麻雀的生理构造的共同规律;我们深入一点去了解情况,总结和创造经验,正是为了更加切实地而不是空泛地指导全局。“书记睡到炉边去,一炉升火万炉红”,正好说明了点和面的关系。也有同志考虑:领导机关的负责干部纷纷下去,是不是会削弱集体领导?下去的人多了,开会的次数少了,集体领导似乎是“削弱”了。但是集体领导决不仅仅是一个开会的问题。何况领导干部下去以后,决不是放弃对重大问题的集体讨论和集体决定。这就需要作出适当安排,规定必要的制度。只要安排得好,集体领导就会更加坚强有力。因为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掌握了更多的情况,取得了许多实践的经验,然后再经过集体讨论,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就使得集体领导极大地丰富起来,从而更好地充实了和加强了对实际工作的具体领导。
现在形势很好,我们的生产建设的指标是先进的,群众的干劲是足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任务,就在于深入下去,多做实际工作,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切切实实地大抓措施,促进生产建设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一定要下决心到生产第一线去,哪里有问题就到哪里去,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里是薄弱环节就到哪里去!做一个脚踏实地的真正的促进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