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五级干部炉前会师共种“试验田” 天津第二钢厂生产关键迅速突破钢产量大幅度上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4
第2版()
专栏:

五级干部炉前会师共种“试验田”
天津第二钢厂生产关键迅速突破钢产量大幅度上升
本报天津13日电 在天津市最大的炼钢厂——天津第二钢厂,省、市、区、厂、车间的五级干部会师炉前,同职工一起大搞一条龙“试验田”,千方百计突破影响钢产量提高的关键,全厂生产蒸蒸日上。钢的日产量,6日比5日提高16%,8日又比6日提高了41%。6月1日到12日,钢的平均日产量,比5月下旬提高12%,每炉钢的熔炼时间平均缩短四分钟,转炉炉龄由16.2炉提高到26.83炉,提高了65.6%,并且创造了五十二炉的最新炉龄纪录。
天津第二钢厂5月份生产不够正常。转炉炉龄短,化铁炉事故多,是影响钢产量提高的关键。为了突破这个薄弱环节,省、市、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在5月底到厂,和厂党委一起,大搞“试验田”。由厂党委书记苑兰田挂帅,河北省冶金厅副厅长郭正邦,天津市工业生产委员会副主任张一平,河东区委第一书记刘寄久和这个厂的党政领导干部一起在炉前会师,和车间干部组成了大搞以提高转炉炉龄为中心的一条龙“试验田”指挥部。从生产砌炉用料的油砖车间开始,到砌炉、运输、化铁、炼钢等五个工序,都分别组织了有五级干部参加的“试验田”小组。通过搞“试验田”,发现影响化铁炉、转炉寿命的重要原因,是部分生铁含硫高;而提高化铁炉脱硫效率战胜高硫,是延长炉龄、提高钢产量的中心环节。同时,也发现油砖质量差,没有认真贯彻执行技术操作规程。于是,围绕战胜高硫,大抓技术组织措施。通过试验,改变了化铁炉的配料比例,严格控制焦炭入炉粒度,入炉料做到分量准确、干净,并采用了脱硫先进经验,使脱硫效率达到83%,比5月提高了40%。这便相应地使化铁炉炉龄比5月下旬提高一倍。
各个环节也围绕提高转炉炉龄紧密协作,大力推广新技术、新经验,突破了影响炉龄的油砖质量差和砌炉质量差的一系列的薄弱环节,使转炉、化铁炉、运料、铸钢和天车等各工序紧密衔接。这样便使试验炉——七号转炉的炉龄由十九炉、二十七炉猛增到四十六炉。钢产量比以前提高了两倍。
“试验田”每取得一项经验之后,指挥部就立即组织推广,使先进经验普遍开花。试验炉炉龄达到二十七炉、四十六炉时,先后召开了现场会议和全厂职工大会,组织各炉的各工序掀起了学试验炉、赶试验炉的竞赛热潮。生产捷报纷传,新纪录不断出现。
由于五级领导干部深入炉前,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生产。油砖车间过去作好油砖就往地上一放,由于地不平,油砖不干,容易变型,常常出残品。这次领导干部深入车间发现这一问题,立即增添了铁板,把作好的油砖放在铁板上,解决了油砖变型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天津市委负责同志深入车间发现厂里缺少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保钢设备,就组织外厂支援,促进了这个厂钢产量日日上升。
五级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和技术人员、工人结合,对生产问题共同讨论、共同决定、共同执行,使许多问题及时解决。在砌炉生产中,二分厂总支书记戍中、技术员刘家坤和工人们一起研究,使砌炉质量比以往大大提高。(附图片)
在把六月变成钢铁丰产月的夺钢战斗中,中共鞍山市委书记、鞍钢党委第一书记、鞍山钢铁公司经理袁振和工人在一起劳动
新华社记者 苗 明摄(传真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