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深入车间抓生产 深入食堂抓生活 苏州机关干部下厂办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4
第2版()
专栏:

深入车间抓生产 深入食堂抓生活
苏州机关干部下厂办公
本报讯 江苏省苏州市市、区级机关领导干部,最近都下到工厂企业办公,在生产第一线建立现场指挥所,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促使生产节节上升。生铁产量5月下旬比上中旬增长31%,6月份头五天又比5月下旬增长18%。
苏州市市、区级机关,除留下必要的干部外,都分别在5月中旬搬至基层办公。工业、交通、基本建设等部门都深入本系统所属基层单位,划片定点,以点带面。党群、政法等领导部门,也分别深入到工业系统的先进或后进单位,建立基点,围绕工业生产,开展本身工作。市委第一书记焦康寿同志和书记处的其他书记都以身作则,把铺盖搬到重点钢铁厂或基本建设工地,深入炉前或施工现场,参加劳动,领导生产。在市委负责同志的带领下,全市下基层办公的干部共两千多人,占市、区机关全体干部的80%,绝大部分同志都做到了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下基层办公以后,各级领导干部都踏踏实实地深入车间抓生产,深入群众抓思想,深入食堂抓生活,因而对基层单位的情况了解得更加具体,更加细致。通过深入基层,突破一点,取得经验后,就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例如,市基本建设委员会负责同志在一个重点工地上同职工一起研究,搜集各生产厂矿技术革命的成果,据以改进新厂矿的技术设计,节约了大量建筑材料,加快了施工进度。以后,又把这一经验在全市基本建设部门中推广,掀起了一个改进设计工作的热潮,很快取得了成绩。仅据化工机械厂、苏州阀门厂等七个基本建设单位的统计,改进原设计后就可以节约钢材一百六十多吨,水泥六百五十多吨。
苏州市委在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办公的过程中,注意对干部进行细致的思想教育,解决了部分干部认为下基层办公意义不大、部门工作和中心工作不能很好结合的片面认识,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态度。市委还采取各种措施,精简会议,精简报表,规定开全市性的会议要经市委批准,因而各单位的会议减少了一半以上,大大地减少了机关的事务工作,保证机关干部能够集中精力深入基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