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社员的知心人 党的好干部 叶养同志热爱群众,深入实际,十年如一日 中共广东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向他学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4
第3版()
专栏:

社员的知心人 党的好干部
叶养同志热爱群众,深入实际,十年如一日
中共广东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向他学习
本报讯 广东电白县电城公社湿水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叶养,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生产,深入群众,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连续十年都被评为模范干部。中共广东省委号召全体党员和干部学习叶养的优良品质和工作作风。
叶养参加工作十年来,一直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群众赞扬说:“老叶当干部后,还是和我们社员一样,没有半点干部架子。”他除了参加开会、学习外,大部分时间都和群众在一起,不是在田间劳动,就是在食堂当炊事员,或去社员家里访问。公社化后,他的担子虽然比以前更重了,可是他仍然坚持参加劳动,而且工作还一天比一天更为深入。去年一年,他做了二百一十二个劳动日,今年1月至4月,就做了六十一个劳动日。通过“三同”,他了解到许多不易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并迅速想办法加以解决。今年4月,他和大路坡生产队社员一起插秧时,看见插秧进度很慢,社员老是沉闷不说话。后来,在叶养的启发下,社员向他揭发了食堂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他又亲自到这个食堂当炊事员,倾听社员意见。这样,很快就查出食堂存在的问题,并立即作了处理,保证社员吃饱吃好。社员情绪顿时高涨,出勤率达到100%,很快便完成了插秧任务。在一次总支委员会议上,有人反映长坡生产队落后的原因是“老顽固”、“老保守”。叶养对这个看法有怀疑,第二天他背着铺盖,挑着工具,到这个队安家落户,和贫农下中农一起“劳动”,很快便了解到这个队落后的原因,是“三包”不落实,包产指标偏高等。为了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叶养在这个队召开“三包”现场会议,合理调整各个生产队的“三包”指标。结果,群众生产情绪便迅速高涨起来。
叶养在工作中坚持政治挂帅,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坚决与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捍卫社会主义事业。1959年春天,突然刮来一股散食堂的歪风,有七户富裕中农带头退出了食堂。党内一些干部也受到影响。党总支讨论关于办好食堂的问题时,意见分歧。叶养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以后,指出不积极办食堂是思想右倾的表现。他说:“不积极领导办好食堂,是不关心群众生活的表现,毛主席教导我们,群众的柴、米、油、盐都要帮助解决。公社化后,群众的生活担子全在我们肩上,既要抓好生产,又要抓好生活,搞好生活正是为了促进生产。”又说:
“食堂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好,办到共产主义!”开完会以后,叶养便带头到湿水生产小队食堂去当炊事员,搞试验田,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依靠贫农、下中农,盖起厨房餐厅,种蔬菜二十五亩,养猪一百零五头,扩大食堂的家底。接着,在这个食堂召开全大队十三个食堂的现场会议,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倾听群众意见,改进食堂工作。结果,这个大队的食堂全部巩固下来,成为全县有名的“六好”标兵食堂。
叶养在参加劳动中,总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其他干部和社员。去年9月的一个夜晚,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接着下了倾盆大雨。这时,叶养身体发热,躺在床上。当他听到大队部后边石陂头的流水声和往常有点不同,就爬起床去叫醒民兵说:“石陂头可能被大雨冲坏了,赶快去抢救!”说完,他带领十多个社员一口气直奔向石陂头,只见陂头被冲开一个缺口。这时,叶养毫不犹豫地跳下齐人深的水里去,用自己带病的身体顶住缺口。他这种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深深感动了群众,社员一个接着一个争先恐后地跳下去,用木桩、石块堵塞缺口。今年1月,大桥河渡槽的清基工程紧张施工的时候,水深又冷,人们不愿下去。为了提早放水春耕,叶养首先脱下棉衣,扑通一声带头下水,和十七个共产党员坚持清基工作。由于水深流急,社员陈亚钦被急流冲走了,岸上的人们都十分焦急。叶养想:见死不救,怎能算个共产党员。他使尽力量,沉下河底,东摸西找,才把陈亚钦救上来。他这种舍己为人的风格教育了干部,感动了群众,大家纷纷表示决心,提早完成这项工程。
叶养关心社员更是无微不至。他把社员的困难看作是自己的困难,尽力帮助解决。今年2月,湿水村八十岁的老社员叶汝训,突然患了重病,家里没有人料理。叶养不管工作怎样忙,总是每天早晚两次前去照料,请医生、买菜、送饭、帮助倒屎倒尿。最近,大路坡生产队贫农社员陈亚钦的老婆生了一个孩子,因为丈夫不在家,生活有点困难,刚出世的小孩还没有准备好衣服。叶养便买了六尺布送给她。叶养关心群众,群众也关心他。去年11月,他由于劳累过度发了病,许多社员都去探望他,有的还拿白糖、鸡蛋、猪肉前去慰问。
叶养对公共财产十分爱惜,勤勤俭俭,从不乱花公家一文钱。社员都说:“老叶是我们最好的当家人。”近两年来,许多人曾劝叶养买架自行车。可是,他总是这么说:“我们是跑田垌闹生产的,自行车用处不大,不如把钱用到生产上去。”今春,有的干部看到别的大队新建办公室,向他提议建座新房子办公。叶养不但不同意,反而把大队办公的一个祠堂让出一部分做托儿所、一部分做仓库。在他倡议下,还把两年来大队节约下来的几千元,全部用到生产上和举办群众集体福利事业。他还常常教导支部的党员说:“共产党员要成为勤俭朴素的榜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