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江心沙洲开荒得到了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4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江心沙洲开荒得到了丰收
我们队里1958年种二百五十亩夏粮,收了一万七千五百斤粮食;1959年种三百七十亩夏粮,收了四万四千斤粮食;今年种了九百亩夏粮,收了十五万斤粮食。往年总是夏不接秋;今年除留足接秋口粮和种籽外,还可卖五万斤余粮。社员看到今年丰收的粮食,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欢天喜地。我们这个队是个老缺粮队,四百六十口人只有一百七十八亩水田和七百六十亩旱田,收的粮食不多,每年要国家供应半年左右的口粮。去年冬播开始,县委号召扩大面积多种夏粮。我们响应了县委的号召,原有旱地不够用,就到白沙洲开了二百五十亩荒地种麦子。这个计划一提出,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有的说种夏粮油水不大,有的说种多了管不了,贪多嚼不烂;尤其是在长江中的孤洲上种麦子,更是反对,说这是糟蹋种籽。我们开了几次贫农下中农座谈会,讲明了多种粮食的意义,大家都下定决心:不能再当缺粮队了!我们就以贫农、下中农和积极分子为骨干,集中了十六头耕牛和一百六十个劳力,大战了半个月,完成了九百亩的播种任务,质量也很好。麦子生起来后,又锄了两遍草,追了两遍肥,麦子长得很旺,收打下来平均产量一百七十八斤。这一下子,不但改变了我们生产队的缺粮面貌,还改变了过去重秋收轻夏收的习惯,大家都要求来年多种夏粮。说个老实话,去年扩大这么多的夏粮面积,是不是能做到保收,当时我心里还不是蛮有把握的。现在取得了丰收,对我的教育也很大。我更明确地认识了:只有听党的话才能取得胜利。任何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不能怨夏粮不能高产,主要是过去耕作粗糙,管理不善,产量才不高。
今年我们还要大开荒,把水稻面积从一百七十八亩扩大到一千一百五十八亩,秋后还要在白沙洲开荒九百亩,使1961年的夏粮面积比1960年再扩大一倍。
湖北洪湖县燕窝公社
彭厚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