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苏科学家科齐列夫提出重要假说 时间可以自行转变为能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4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苏科学家科齐列夫提出重要假说
时间可以自行转变为能量
苏联著名科学家科齐列夫最近提出一个在科学上有重大意义的新假说:时间可以自行转变为能量。
他的新假说的基本内容是,时间的转移可以成为机械动力的来源。时间可以自行转变为能量。正是由于这种能量,才能使宇宙维持“自我永存”的过程。
科齐列夫认为,时间的进程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它在旋转物体中就有变化。时间的转移在一个自转物体的赤道上要比在任何其它纬度为快。时间进程的这种差异,造成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力,这是科学上前所未知的。在巨大的自转物体中,如地球、行星和恒星上,时间的流动产生了相当巨大的能量。据科齐列夫计算,这种能量相当于恒星内部发生的热核反应。
热力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认为,自然界的一切过程都有仅朝一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以便使温度相等,这样就需要在能量(热量)的最低水平建立平衡。但是,如果宇宙间一切过程都只能使能量向低水平平衡,那么整个世界早已就变成一片冰荒了。恩格斯曾经提出一种假说:向空间发出的热量应该能通过某种途径重新集中起来。事实也是如此。宇宙中经常有新的恒星和星群在形成。科齐列夫的假说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根据他的假说,宇宙中不仅存在着能量消散的过程,而且由于时间的流动而存在能量集中的过程。世界的存在,正是由于时间进程推动了宇宙能量的永久循环,因而得到了永久的保证。
据科齐列夫的意见,他的理论已经得到某些证实。从他的理论得出的直接结论之一是,所有自转的天体事实上都是心脏形的。这是因为,这些天体的内心引力使它们成为球形,离心力使它们的赤道凸出,而两极收缩趋向于扁平。第三种力,也就是“科齐列夫力”,把行星或恒星的质量引向北方,压扁了北极,而使南极凸出,从而使南极与赤道的距离,大于北极与赤道的距离。
现在已经阐明,地球南极比北极凸出。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是太大,北极只被压扁了一百米,南极也只相应地延伸了一百米。但是,在一些自转速度较快的大行星上,如土星、木星等,这种效应更显著。木星直径为十四万公里,赤道上的周边速度约为地球的二十五倍,其北极距赤道较地球近二百一十公里,南极则较远二百一十公里。
科齐列夫认为,他这种理论可以实际运用到许多方面。例如,地球上密度较大的大陆,大部分在北半球,是由于这种力的“压挤”作用。这种力的作用使得北半球比南半球温暖等等。
物理数学博士科齐列夫教授第一个发现月球火山爆发现象,否定了月球是一个“死天体”的说法。他还发现了金星上的极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