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昨日湖田垃圾地 今朝清洁幸福村 福田公社结合生产实现卫生十大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5
第4版()
专栏:

昨日湖田垃圾地 今朝清洁幸福村
福田公社结合生产实现卫生十大改革
本报讯 江西省萍乡县福田公社,在党的领导下,结合生产,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实现了卫生十大改革,根本改变了卫生面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萍乡县福田公社地处山区,几年来,大搞卫生运动,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未彻底改变卫生面貌。公社党委决心改变卫生工作落后面貌,今年2月,在县委工作组的协助下,在福田大队进行卫生工作试点。公社党委决定把卫生运动同当前生产积肥、造肥和改造低产田的运动结合起来,这样既搞了卫生,又推动生产;同时,决心大搞群众运动,进行彻底改革。公社党委第一书记何和生同志亲自挂帅,制订了计划,提出“六改、六化”的口号,即改私厕为公厕,改阳沟为阴沟,实现流通化等。福田大队每天有三百多男女劳动力大搞卫生积肥运动。在运动中,群众提出食堂预备开水、餐具消毒、猪舍的改建等问题。公社党委立即研究了群众提出的问题,决定在“六改、六化”的基础上,进行根本的改革,并召集干部和群众研究讨论。第五生产队有人提出搞保温箱,不仅餐具可以消毒,还可以把饭菜放在保温箱里,保证收工晚的社员也有热饭、热菜吃。公社党委集中群众的意见,定了十个革新项目。于是一个大搞卫生十大革新的群众卫生运动开展起来了。
为了使卫生运动紧密配合生产,采取了四结合的办法,即从四清底(厕所清底、牛栏清底、猪栏清底、家禽棚清底)入手,结合卫生积肥;从发展生猪入手,结合建猪舍、搞环境卫生;从改造低产田入手,结合建立三用田头屋;从除害灭病入手,结合大搞卫生改革和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
福田大队首先抓住公共食堂等集体生活区的卫生改革,然后改革厕所、猪舍。对社员们的家庭环境卫生也大力改进。社员们经过十几天的奋战,终于实现了卫生十大革新,彻底地改变了卫生面貌。
这十大革新是:一、每个食堂建立保温消毒箱,利用沸水蒸汽使餐具消毒,同时保证社员都有热饭热菜吃;二、每个食堂设立三用保温缸,使社员每天都有热水洗脸,饭前有药水或盐水漱口,以预防疫病;三、各食堂邻近建立保温浴室,使社员们可以经常洗澡;四、在食堂、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和社员家里添置三用痰盂:下面放纸屑,中间放痰盂,上面放盆景,既卫生又美观;五、拆除一户一厕,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男女公共厕所,厕所门装上脚踏自动开关。既做到粪便集中管理,合乎卫生要求,又大大减少了细菌的感染;六、在每个村庄建立丰产积肥窖,把全村的污水通过阴沟引进来,合上垃圾、草皮,发酵作肥料,使废污水变成有用之物;七、村村建立垃圾箱,收集垃圾,定期运走;八、改变猪舍,在猪舍的周围留出空地,用篱笆围起来,给猪做运动场,这样猪不易生病,又没有臭味;九、在远田、低产田附近,建立田头三用屋。上层放工具,中层放灰,下层挖窖沤肥积肥,可以集中管理肥料,有利于改造低产田,有利于卫生;十、在食堂建立卫生积肥灶,就是在烟囱上放一个木桶,桶内放棕,收集烟灰,既增加了肥料,又改善了卫生条件。
福田大队的经验迅速在各生产队和生产小队普遍推行。全公社都实现了十大革新,并且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在,这里的卫生面貌已经大大改观。处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群众讲卫生的风气大大发扬,每天一小扫,三天一大扫,七天一突击已逐渐成为习惯;男女老少每天饭前漱口,吃饭用自己的餐具,吃菜有公筷,衣服被褥也干干净净。
通过卫生积肥,在低产坂上建立了一百七十七个三用田头屋,一百九十八个粪窖,修了通往低产坂的一百八十八条宽敞的机耕道,开了几百条水沟,从此全社八千多亩低产田基本上都得到了改造。养猪事业大发展,新建了三十二个集体养猪场,猪舍宽敞合用,还架上了木轨道或竹索道,运土、用水自流化。
中共萍乡县委曾在福田公社召开全县卫生工作现场会议,在全县推广了这个公社关于卫生十大革新的经验。
(赵永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