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掀起农业科学研究高潮 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 广西农村公社大办农业试验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6
第4版()
专栏:

掀起农业科学研究高潮 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
广西农村公社大办农业试验场
本报讯 广西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在争取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斗争中,普遍掀起了农业科学研究的热潮,广大农村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群众办科学的新局面,为农业大增产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在农业生产继续大跃进的形势推动下,广西以人民公社为基础的群众性农业科学研究活动有了蓬勃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自治区已有公社一级和生产大队一级的农业试验场(站)共达五千六百五十六个。这些试验场(站),大都有固定土地,试验人员、耕畜和农具。它既有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的大型综合性的试验场,也有单一作物的试验场或多种作物的试验场,形式多种多样。参加试验研究的社员有六十万人以上,占全区农业人口的3.4%左右。目前,在全区范围内一个群众性的农业科学研究试验网已经形成。
公社农业试验场成立后,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在生产上日益发挥显著作用,成为公社党委领导生产的助手和参谋。大跃进以来,生产的大跃进和技术经验不足成为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矛盾。实践证明,公社试验场是农村自力更生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领导方法。不少党委书记都反映说:“有了试验场,使领导能够经常处于主动地位”。许多技术问题,通过试验场的试验,就及时解决了。河池县六圩人民公社在去年引进了一批朝鲜粳,由于没有摸着它的脾气,管理工作跟不上去,禾苗长得又矮又黄,社员们失掉了信心,不愿追肥,甚至有人建议公社拔掉早粳,改种中稻。但是,公社试验场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措施加强管理后,用事实否定了这种失败的主张,试验场的禾苗迅速由黄转青,由矮小变成茁壮,公社立即召开全社干部会议全面推广这一经验,使全社一千八百亩早粳迅速由坏转好,并获得了丰收,平均亩产四百二十斤,高的达八百斤,比起改种中稻全社至少避免了三十万斤稻谷的损失。藤县东风人民公社去年早糙有二千多亩发生了稻热病,严重的已有枯萎现象,公社试验场研究用喷洒樢桕木叶和波尔多液进行防治,取得很好效果。公社党委及时地推广了这些办法,因而制止了病虫害的蔓延,保证了丰产。由于各试验场给党委提供了许多解决当地农业生产重要问题的科学依据,充实了领导生产的经验,直接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公社试验场又是推广科学新成就和作增产示范的基地。各公社试验场成立以来,都作了不少试验和示范推广,如早播、育秧、护秧、插秧、积肥、防治病虫害等等。崇左县银团公社试验场为了向全社社员证实“八字宪法”中良种的重要性,实现全社良种化,一年来,大力进行了本地和外地引进来的良种鉴定工作,并繁育了适合当地耕作条件的陆羽、矮仔占、胜利籼等水稻良种十三万多斤,现已分发给各大队种植,实现了全社良种化,为实现今年农业大丰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贵县覃塘人民公社试验场进行了八种不同的灌溉对比试验,证明采用十—三十毫米的浅灌方法,禾苗转青快、粗壮,分蘖早又多、抗病力强,不易倒伏,目前,全社经过推广浅灌方法后,使许多三类禾苗很快就升了级,群众一致反映说:“相信科学真有办法”。
公社试验场都是白天生产,结合生产开展科学研究,同时规定一定时间学习,并结合传授科学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因此,迅速的造就了大批既有生产劳动本领又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的初级农业技术人材。靖西县城郊人民公社试验场在三个多月中,就培养了农艺、植保等各种技术员五百八十七人。覃塘人民公社试验场一年来为公社培养出三千多名土壤肥料等技术人员,大大地壮大了公社技术人员的队伍。
公社试验场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显著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坚持政治挂帅,各公社党委主要负责干部亲自动手,加强领导。并认真贯彻执行从生产实际出发为生产服务的方针,使各公社试验场越办越好。由于从生产实际出发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上最迫切的技术问题,围绕当前生产问题开展群众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支持,使试验场不断巩固和向前发展。
(龚成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