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办好农业科学试验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6
第4版()
专栏:短评

办好农业科学试验场
我国农业科学试验研究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群众性活动,以人民公社为基础的全国性的农业科学试验研究网已经基本形成。
可以看到,随着人民公社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和社办农业科学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我国的农业科学事业,将会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大踏步的向前发展。同时,由于这些农业科学试验组织有成效的活动,它们已经普遍成为公社因地制宜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有力助手和参谋,推广科学新成就和作增产示范的基地,培养又红又专的群众性技术队伍的学校。许多农业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本来是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就是由于在生产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把多年来的经验提高到理性认识,现在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或者省分院(所)的研究员,有的被聘到大学去讲学。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办好人民公社科学试验场,使它在促进农业生产持续跃进的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根据广西僮族自治区的经验,除了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以外,办好公社试验场必须抓住以搞好生产为基础,以试验研究为主导,积极地培养初级农业技术人材三个方面。换句话说,就是公社试验研究组织要贯彻执行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和文化教育三结合的方针。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生产发展是推动科学前进的根本动力,离开了生产,科学是不能真正有所发展的。广西各地公社试验场由于紧密结合当地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活动,因此得到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欢迎,党委称它是参谋助手,社员说它是良师益友,办得有声有色,而且愈办愈好。如果脱离生产,孤立地搞试验,是搞不出什么名堂来的,试验场也注定办不好。我们现在虽然有了农业“八字宪法”作为农业生产的指导,但是我国地区辽阔,各地情况不同,在探索农业增产的途径时,各地迫切需要的是在“八字宪法”一般规律指导下,研究当地贯彻“八字宪法”的特殊规律。因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此地认为是增产的良种移到彼地就不一定能获得高额增产。这就要求社办农业科学试验组织必须针对当地生产需要安排研究课题,自始至终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解决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因此,公社试验场必须牢固地树立起为生产服务的观点,只有这样,公社试验场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
有了搞好科学试验的干劲,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因此,办好试验场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试验场要结合生产和科学试验来办好业余文化技术教育。社员文化水平赶不上科学研究活动的需要,这是当前试验场的一个突出的矛盾。但是,现在已经有了解决这个矛盾的比较成功的经验了。今天本报发表的广西农村人民公社试验场科学研究、生产、业余教育三结合的办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典型。从现在的情况看,公社试验场应结合办学校,并与农业中学密切配合,不断提高场内社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这样才是自力更生的办法,也是多快好省办好人民公社试验场的办法。这就要求公社试验场全面规划,统一安排,既抓紧密结合生产的科学研究,又抓适合科学研究需要的业余文化教育,使农业科学研究一浪高过一浪,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为了办好公社的农业科学试验场,各专业研究部门应把支援和促进群众性农业科学研究活动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光荣任务。各农业研究单位都在公社建立了不少基点,是否可以把这些基点搬进公社试验场去,与公社试验场结合起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帮助试验场进一步搞好科学研究,办好教育,确是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希望能够得到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