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旧社会的放牛娃 新社会的教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6
第8版()
专栏:在我这岗位上

旧社会的放牛娃 新社会的教师
陕西安康流水公社周家湾生产队业余中学教师 周普尧
解放前我给地主放牛,没有上过一天学。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而且由一字不识的放牛娃变成了业余中学班的教师。
我从1950年开始上冬学,到1954年脱了盲,被群众选为扫盲教师。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整整六年的努力,扫除了一百二十个文盲,使全队非文盲上升到97.5%,其中已有三十三人进入业余中学学习,八十七人上了业余初等学校,普及了业余初等教育。几年来,由学员中提拔担任生产队长、民师、会计等干部的二十七人,对发展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开始教民校时,由于文化低常在课堂上讲错字,闹笑话,影响学员学习情绪。因此,党支部就指定初小教师从业务上帮助我,我自己也买来了小学课本,每天坚持两小时的自修,并经常练习写日记、作文,晚上学习到深夜,疲乏了,我就用冷水来刺激,继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生字难词我就记下来,逢人就问,遇人便学。若遇下雨天,我就跑到离家六里远的初小去学习,请初小教师给我讲语法,批改作业,就这样,经过六年的自学,自修完了高小、初中的语文;学会了查字典、打算盘、写文章。
1958年公社化后,大队户数扩大,业校处数增多,为了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我就联系各业校的教师成立了教研组,每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从未间断。在方法上,我们采取了“个人备课、集体研究、巡回示范”的办法,初步提出了各类班级的教学重点,并摸索出一些教学方法。如扫盲以后,为了巩固和提高识字效果,我便发动学员大搞练写生字和创作活动,采取了一读、二写、三搬家,朗读比赛、应用文实习会等办法,巩固了学习成果,提高了学员的写作情绪。
为使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党支部给民校拨了一亩生产园地,同时我们又在民校办了农药厂,土化肥厂,养蚕厂,毛猪厂,并开设了农业技术课,我们采取“课堂文化、田间搞试验,集体研究”的办法,使生产、教学、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又直接为生产服务。目前我校共养猪七头,制农药一万二千五百斤,土化肥九千九百六十六斤,养蚕八张。
要使学员学好,不光教师要作好教学工作,而且要解决学员学习中的困难问题。当有的学员缺课时,我就采取一访二问三谈的办法动员他们入学,业校没有桌凳,我就和学员一起,搬石头架木板做桌子;学员没有课本,我就拿自己的钱给学员买书;有的学员冬天没有衣服穿,我就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给学员穿。白天生产时,为了使学员学习更多的知识,就带着黑板和学员一起生产,利用休息时间教课,有时大家生产不集中,我就背着黑板巡回教学,做啥教啥,社员说:“天大的学校,地大的课堂。实际的教材,比啥都强。”到下雨天就挨户教学,可以便利学员的学习。
六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使我的教学工作不断得到提高,但和党的要求相比还差得很远,今后我愿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工作,做出更大的成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