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增蕾保桃是棉花增产的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7
第3版()
专栏:社论

增蕾保桃是棉花增产的关键
我国大部地区的棉花,已经进入现蕾期。棉田产量的高低,决定于棉桃的多少。棉桃的多少,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保证棉株充分生长发育,多现蕾,多结桃;一是大力克服蕾铃脱落的现象,尽量增蕾保桃。
现在我国棉田的现蕾数量是很大的,但是蕾铃脱落率也很高,一般都在70%以上。这一方面说明了防止蕾铃脱落在棉花生产上的重要性,一方面说明了抓住增蕾保桃这个关键,能够发挥多大的增产潜力。以每亩棉田五千株计算,每株棉花平均多保住一个桃,每亩就可增产十五斤皮棉;平均每株能保住三十个桃,就可以达到每亩四百五十斤皮棉的高额丰产。可见增蕾保桃是棉花增产的关键。
蕾铃脱落历来是棉花生产上一个突出的问题。过去有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棉花蕾铃脱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人力不能控制的自然规律。这是一种错误说法。棉花蕾铃所以脱落,是由一定的外因和内因造成的,并不是不可捉摸、不可避免的;只要找出蕾铃脱落的原因,掌握了蕾铃脱落的规律,就完全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克服蕾铃脱落现象。近几年来,我们在棉花的增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已经这样作了,并且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
棉花蕾铃为什么会脱落呢?引起棉花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棉花的营养不足或供应失调,蕾铃得不到必要的营养;一是因为病虫害或其他外界不利因素,直接间接侵害了蕾铃的组织。因此,要解决棉花蕾铃脱落的问题,必须根据棉花的生育特性,充分满足它对必要的生活条件的要求,同时大力克服一切自然灾害。这些工作做得愈好,增蕾保桃的效果就愈大。
为了增蕾保桃,在棉花现蕾以后,要着重抓住“八字宪法”中水、肥、保、管四字。
第一抓“水”。棉花进入现蕾、开花期,需要的水分要大量增加。今年北方大部棉区长期缺雨,棉田水分不足,目前旱情还在发展,不少棉苗因此长的不快、不旺。这些棉田要赶紧灌溉;同时要适当追肥,促进棉苗生育。今年棉田水利条件更好了,抗灾能力加大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水利条件的作用,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间,根据它在不同时期对水分的要求,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南方棉区以排涝为主,也要注意伏旱期间的灌溉。
第二抓“肥”。棉花现蕾、开花、结铃期,是棉田需要追肥的主要时期。今年许多地区的棉花在播种、出苗时期,受了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影响,棉苗发育较弱,更需要提早追肥。今年国家供应棉区的化肥,要适时用于棉田中;同时要多方面积肥、造肥,增加棉田追肥的来源。
第三抓“保”。许多棉区已经发生棉蚜,要抓紧除治,迅速扑灭。对于别的棉花害虫,也要及时防治。严重的虫害可能摧残棉花蕾铃的80%到90%,可见彻底治虫是多么重要。战胜病虫害要争取主动,事先准备好足够的药械,把病虫害消灭在初发阶段。
第四抓“管”。主要是加强棉田的中耕、除草、培土、整枝工作。有些地区的棉田,由于管理不及时,开始发生草荒现象,应该迅速加以克服。必须通过连续的中耕、除草,保证棉田不板结、无杂草。要合理地整枝,控制棉株的生长,克服棉田过分荫蔽现象,改善透光、通风条件。整枝管理要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间进行。因此要安排相当的劳力,专门负责棉田管理。
根据两年来棉花先进生产单位的经验,力争棉花增蕾保桃有几个环节,即“多结伏前桃,确保伏桃,力争秋桃”。多结伏前桃,不仅增加了早桃,而且可以借助这些早桃,有效地控制棉株入伏后陡长,促使棉株多结伏桃,减少蕾铃脱落现象。伏桃是棉株在入伏后立秋前开花结铃盛期结的棉桃,数量多,个儿大,全部在霜前成熟,是棉花收获的主要部分,因此必须保住它们。立秋以后,棉花还有一段有效的生育期,可以继续现蕾、开花和成桃,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段生育期,争取多结一部分秋桃。要达到“多结伏前桃”,必须适时早播,加强苗期管理,促使棉花早出苗、早发育、早现蕾、早座桃;要“确保伏桃”,必须做好追肥、灌溉、排水、中耕、除草、整枝、防治病虫害等一整套棉田管理工作;“力争秋桃”,要加强棉花后期管理,适当补肥,防旱抗涝,彻底除治后期病虫害。只要把这些工作做好了,一定可以实现增蕾保桃,大幅度增产棉花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