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筋竹公社田间管理增加千个劳力 办法是:合理组织前后方生产,大力改革工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7
第3版()
专栏:

筋竹公社田间管理增加千个劳力
办法是:合理组织前后方生产,大力改革工具
本报南宁16日电 广西岑溪县筋竹公社的劳动力显得格外紧张。据计算,今年上半年,全社早稻和旱地作物在收获前用在种植和护理等一系列工作的劳动日,起码要比去年增加三十万个,比去年同期实际用工量增加36%。同时,今年在工、林、牧、渔、副业等各项生产上,也要大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筋竹公社经过深入地调查摸底,采取压缩后方及各行业多余劳动力的办法,给农业生产第一线增添了一千零八个劳动力。
把这批劳动力抽调到农业战线上来,会不会出现只顾农业丢掉其他的偏向呢?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如筋竹大队的一个食堂,过去的十二人中,煮菜做饭的六人,打柴的四人,挑米的两人。如今,仅仅由于八个单灶改为一个连环灶,只需四个炊事员就把挑水、烧水、煮饭、做菜等工作搞的妥妥当当。
筋竹公社在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中,不仅采取“压”的办法,同时还按不同情况采取了“换”、“套”、“突”、“改”等多种办法,使劳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换”,就是以弱换强,把强的劳动力从后方换到前方来。全社从保姆等人员中共换出了一百七十多个强劳动力。“套”就是要求人人当多面手,干多种活。普遍推行看牛人员兼积肥料,上山的副业人员兼打柴等,这样全社无形中增多了八百多个劳动力。“突”就是在保证搞好农业的同时,对于季节性强的其他方面的生产(如桂皮的收剥等),组织力量进行短期突击。“改”就是工具改革。推广使用耘田器,水力加工和土自来水设备,大大提高了工效。
筋竹公社全面调整劳动力的结果,投入田间管理的劳动力,由调整前的四千七百五十四人增加到五千七百六十二人,使田间管理运动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耘田的日进度由原来的一千二百一十八亩增加到二千七百六十三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