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白天在田头 夜里在屋头 一起学技术 广交知心友 满元富事事时时和群众商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7
第4版()
专栏:

白天在田头 夜里在屋头 一起学技术 广交知心友
满元富事事时时和群众商量
本报讯 贵州铜仁县漾头公社党委书记满元富,经常和群众一道劳动,生活在群众中,与广大社员特别是贫农和下中农社员建立了深厚的阶级友谊,为全社基层干部在联系群众方面做出了榜样。
“白天在田头,晚上在屋头(社员家里)”,这是满元富联系群众,搞好工作的一个最大特点。从大跃进以来,满元富一直坚持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去年,社里插秧后就遇到旱灾,灾情之重,为六十年来所未有。满元富自始至终地站在抗旱斗争的最前线,领导群众,爬山越岭,寻找水源,修塘修库。在抗旱斗争最艰苦的8月份,他在田间搭起了草棚,日夜和社员们一起为大丰收而大干特干。平时,他和群众一起学技术,搞试验。他种的水稻试验田每亩收一千四百零四斤,为全社之冠;并进行了十种不同密植规格的试验,找到了合理密植的标准。为了扑灭虫害,他三次访问老农晏常银,采集和推广了二百零四种土农药,使全社在一个星期内扑灭了虫害。由于他经常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他已掌握了一百多种农业先进技术;在使用插秧机方面,他被群众誉为“机插能手”。晚上,满元富就到处串家,和社员们谈心。他在贫农、下中农中广交朋友。几年来,他结识的贫农、下中农朋友,就有八十多人,并已和他们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其中有许多是他在土改中扎下的“老根子”。他们和满元富亲如兄弟,无话不谈。满元富常和他们商量事情,并依靠他们团结了广大群众,克服了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去年,他背着包包下到马岩管理区去工作。这是一个落后的地区,由于他和贫农、下中农交了朋友,了解情况准,解决问题快,仅两个月就使这个管理区跨进了先进的行列。
满元富不仅在领导生产中与群众打成一片,而且在抓生活方面也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依靠群众,并无微不至地关心群众生活。去年春天,有少数富裕中农,到处散布食堂不好的谬论,企图搞垮食堂。这时,满元富就深入食堂,找贫农和下中农商量,他们的意见和富裕农民的意见完全相反,说食堂好得很,是农民千百年来的愿望。于是,满元富发动贫农和下中农,依靠他们回击了富裕农民的进攻。同时,他亲自搞食堂“试验田”,参加食堂,领导食堂,结果个个食堂越办越好。满元富特别关心群众疾苦,如瓮慢管理区去年有三十多个社员发生传染病,他亲自带着医生,挑着药品和糖类,顶着风雨,连夜前往慰问。很多社员激动得流泪说:“满书记这样关心我们,我们病好后只有搞好生产报答党。”
由于满元富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更加信任他,听党的话,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使社里的农业生产出现了持续跃进的局面。(附图片)
四川宜宾县安边公社各级领导深入田间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在劳动之余,公社党委书记李绍明(右)在和社员们一起谈心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