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向废物取百宝 变一用为多用 兰州西湖公社重庆储奇门公社大搞综合利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8
第4版()
专栏:

向废物取百宝 变一用为多用
兰州西湖公社重庆储奇门公社大搞综合利用
本报讯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人民公社社办工业以一厂多营、充分利用城市废物和大工厂的边材废料大搞综合利用,作到了“变小用为大用,变一用为多用,变无用为有用”。现在,他们生产的产品已经由十一种增加到七十五种,有力地支援了工农业生产和城市人民生活的需要。
西湖公社现有十七个工厂。在办厂过程中,公社党委明确提出“废品进厂,成品出厂,为工业增加原料材料,为生活增添多种产品”的口号,进一步鼓舞了职工大搞综合利用的热情。废品加工厂首先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他们综合利用各种废物,生产出许多种工业用料和小型机具以及日用品,并翻新补旧复活各种小五金零件、木器家具、被服等。这个厂由建厂初期的五个人发展到一百多人,现有修表、五金、钢砂、烘炉、修焊、木工、木材、奶盖、鞋工、被服、褙子等十一个车间。废品加工厂白手起家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打开公社各工厂职工的眼界,明确了城市人民公社办工业的发展方向。各厂热烈开展了大搞综合利用的群众运动。目前,全社十七个工厂中,除棉纺针织厂需用的原料材料由国家调拨外,其他各厂所经营的产品用料全部或部分由综合利用废物解决。这些产品中为农业服务的有九种,为工业服务的十六种,为基本建设服务的七种,为城市人民生活服务的四十三种。
西湖人民公社社办工业,就地取材,综合利用,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主要有综合利用废物、旧料翻新、废品复活、一种材料生产多种产品、碎料生产大产品以及节约使用原料材料等,而前一种又是主攻中的重点。他们的具体做法主要是:
以废品加工厂为主,建立综合利用废物基点,将回收的各种废品分门别类地集中起来,然后由各个车间进行加工,作为原材料供应公社各工厂。废品加工厂变成了全公社工业的后勤部。
打破单一生产,综合利用设备,大搞多种经营,实现一厂多营,办卫星厂。油墨厂办的化工厂,已利用废油料生产出黄油、凡士林和肥皂。最近,综合利用试制成功了普鲁士兰、铬黄、铬绿、铬红、氢氧化钠、碳酸钙等化工原料。
今年以来,这个公社工业广泛开展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各厂大搞工具改革,更加适应了生产多种产品的需要,进一步作到了物尽其用。
据新华社重庆17日电 重庆储奇门人民公社充分利用城市的废弃物资和大工厂的边角余料,积极扩大生产门路。
储奇门人民公社是在今年3月下旬建立的。建社前,公社地区有四十三个街道工厂,主要是为国营工厂和商业部门承接原料进行加工,其余生产的原料多是派人外出收购得来,生产门路有限。建社后,公社党委根据城市废弃物资多的特点,采取就地取材、向废物取宝、使小材大用、变一物多用的办法,开辟原材料来源,增加生产门路,使社办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建社后不到一个月,社办工厂就猛增为一百一十八个,参加生产的人员也由一千六百余人增加为二千六百多人。全社利用城市废弃物资和大工厂的边角余料生产的产品有三百二十多种,其中属于小五金、小木器、童装等小商品有两百多种,供应了城市人民的生活需要,还为四十多个大厂提供了配件或原材料。
这个公社位于市中心地区。当地每天都有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废弃物资,平时要花很多劳力进行处理。公社成立后,建立了二十二个化工生产组,利用垃圾、污水、废渣、废液等制造出了肥皂、重油、化肥、铁红等三十多种化工产品。目前全社专作或兼作废物原料生产的工厂就有八十多个,每月处理的废物原料有一百四十吨左右,主要产品有八十多种,月产值达四十多万元。
积极与公社范围内或公社附近的大工厂挂钩,利用大厂的边角余料生产,是这个公社解决原材料来源的又一途径。他们与五十多个大厂挂钩,将大厂的边角余料采取镶、拼、接等办法,做到“小材大用”,生产的产品就有一百四十多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