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下乡五天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8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下乡五天记
中共湖南安仁县委第一书记 王川飞
5月28日
一缕曙光穿过东窗笔直地钻进了房内。今天又是一个晴朗天气。当前的农作物是多么需要这样的好天气呀!
统计组送来了一张生产进度日报表,接过来仔细一看,全县计划扩种六万亩夏薯,到今天为止,只插了四千多亩,还有五万多亩没有完成,而季节已经十分紧迫了。为什么进度不快呢?我反复思索着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和在家的书记曾春桃同志研究后,决定到红薯生产任务较大的南坪公社去解剖这个“麻雀”。
上了汽车,我又立即思索起来。客观地分析一下,全县插红薯进度慢与今年的天气变化无常是有很大关系的。自从开春以来,全县经受了大小六次寒流的侵袭,接着就不断地下着绵绵的阴雨。薯苗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当然长不起来。可是我们共产党人决不能听天由命呀!“人有力量驯服天,天没力量驯服人”,这是确凿的真理。因此,仔细分析起来,插薯进度慢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思想”二字了。
到了南坪,公社书记刘祥武同志下生产队去了。听了另外两个同志的简短汇报,得知东桥大队薯苗长得好,但插的还不多,主要是由于天气下雨土太湿,怕插了不结薯,存在着“盼天”思想。原来问题就出在这里啊!这一下可把根子挖出来了。
俗话说:“谷不过清明,薯不过芒种”,如果再把插薯的季节推迟,全县的粮食增收计划就要受到影响了。因此,把全部计划的夏薯突击插下去已是分秒不容了。这件事从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上是应该首先明确而引起高度重视的。
5月29日
为了具体帮助一个大队组织抢插红薯,树立高速度完成插薯任务的榜样,吃过早饭就奔往东桥大队。一路上绕过大塘、韩市大队,满垅的禾苗生长得非常茁壮旺盛,看来夺取头季大丰收是满有把握的。
东桥大队是全县有名的红薯产地,不但面积大,产量也较高,今年计划插的夏薯比去年将近增加了二倍。但由于天气关系,到今天为止还有50%没插下去。根据这一情况,我与大队党总支书记商量了一下,准备明天突击一天,全部完成,因此决定马上召开一个生产队长和分支书、老农联席会议,具体研究一下插薯的问题。
这个会开得成功,既是思想动员会,又是诸葛亮献计会,大家对一天完成插薯任务都充满了信心。
5月30日
昨天气象站预报今天有小雨。果然不错,一起来就见满天飞着毛毛雨。但这丝毫也没挫折社员们抢插红薯的斗志。为了抢时间,争分秒,人们在五点半就出了工,远道赶来支援的大塘、韩市两个大队的人来得更早。五个插薯战区的工地上顿时热闹起来,劳动竞赛的歌声此起彼伏。
社员们顶着细雨干了一天,到傍晚收工时统计,完成了五百二十多亩。
5月31日
下了一天的毛毛雨,到今天早上才停下来,头顶上不一会又扬起了洁白的云帆,渐渐地太阳的圆脸也从这天幕的东角露出头来了,温柔地把阳光散射在伟大祖国的锦绣山河上。昨天冒雨抢插红薯的社员们又开始新的战斗了。
这天在回公社的途中,顺便到官桥大队去了一趟。他们在“学东桥、赶东桥、赛东桥”的战斗口号鼓舞下,今天也在向荒土空闲地进军了。看来,大开荒、大抢种的号角已经响彻到全县每个角落去了。人人都在为多播一粒种、多栽一根苗,多收一斤粮食而奋发地战斗着。
6月1日
一早起来就到南坪大队去看禾苗,虽然只过了三天,禾苗的变化可大啦,行子比三天前封得更密了,植株比三天前又高出了三四寸。一阵阵晨风吹得它们不断地向人们点头微笑,叫人越看越可爱。
今天,各公社的同志都先后赶到南坪来了,他们是来开现场会议的。经过统计,全县已完成了夏薯播种任务的94%,这标志着我们夺取1960年全面大丰收又打胜了一个主动仗。从这里又一次证明:只要领导有决心,充分把群众发动起来,任何生产难关都是可以突破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