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山东第三次大规模组织干部下乡 北京市怀柔县80%以上干部深入农村领导夏收夏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19
第3版()
专栏:

山东第三次大规模组织干部下乡
北京市怀柔县80%以上干部深入农村领导夏收夏种
新华社济南讯 中共山东省委最近再次抽调省直属机关得力干部八百五十多人,会同各专区和县组织的三万六千多名干部,到困难最多、条件最差的地方,大抓后进,大抓薄弱环节。
山东省这次下乡的直属机关干部中,省委部长、省人民委员会厅局长和处长科长级的干部占一半以上,各地委、县委委员80%以上也参加了这一工作。
这样大规模地组织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今年在山东省已是第三次了。在此以前,中共山东省委曾抽调省直属机关干部一千多人,重点深入地大抓春播工作。他们既抓先进,又帮落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作到了工作、劳动、学习“三结合”。同时,各级党组织也热烈响应省委号召,纷纷走出办公室,先后有八十八万多名干部会师到田,并有80%以上的县和公社实行了会议、办公、思想教育、物资供应“四到田”。从而,保证了春播工作按质按量地完成。聊城市一万五千名干部在抗旱中与社员同甘共苦,有二千二百四十六名干部被社员评为劳动红旗标兵。社员们说:“干部作风好,样样现场干,依靠党领导,保证大丰产。”临沂市委第一书记张学伟等带领七千五百名干部分别深入到二、三类食堂,几天内就帮助二百三十一处后进食堂提高到先进水平。许多地方社员都高兴地说:“书记进食堂,食堂变了样,生活大改善,饭菜热又香。”
最近,不少公社在干部会师到田的基础上,已开始实行“二五制”的工作方法。这种工作方法,不仅使干部会师到田经常化、制度化,妥善地解决了干部工作、劳动和学习上的矛盾,而且进一步加强了生产第一线的领导力量。
本报讯 北京市怀柔县80%以上的干部都已深入生产第一线,和广大社员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
现在,这个县的县委书记、县长,以至各公社的统计员、会计员、管理员、保管员、卫生员、防疫员等都在生产第一线上。县委第一书记李小章在城关公社富乐生产队劳动中,发现这个队种的早熟作物较多,肥料储备少,夏收后,肥料就跟不上夏种秋种的需要;他还在其它地方进一步了解后,便和这个生产队的社员们一块商量,研究出了一种多快好省的地头压绿肥的办法,解决了肥料不足矛盾,接着又把这个办法向全县推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锡瑞带领工作组参加城关公社北房生产队的劳动。他们在生产中发现这个队原来已经开出的七百多亩水稻丰产方,因水库不能及时放水,准备改种旱田。他就召集队干部和老农座谈,并设法寻找水源。经过三天突击开渠,解决了稻田用水问题。现在,这个队的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出勤人数由原来的五千一百多人增加到五千四百多人。县商业局的干部在劳动中根据所了解的具体情况,更好地部署了商品的收购和供应工作。不少公社收下蔬菜后,没法运输出去,他们便设法和有关部门联系,调来运输力,解决了菜蔬上市的问题。参加城关公社张自口生产队劳动的县文教局工作组,同生产队干部一起研究了生产情况,以生产为主,统一安排了关于开展拼音扫盲运动的工作。他们在这里取得试点经验后,又在全县作了统一布置,现在拼音扫盲工作已在全县开展起来。
中共怀柔县委在使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方面,在几个月前,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们精简合并了一些机构和机关工作,实行了“二五制”。县委财贸部、工业部等部的办公室也都搬到生产队或县属工厂办公。在贯彻这些措施的过程中,县委采用了“四结合”的方法:一、内外上下相结合。各部门在干部深入到下面去以后,机关内部只留下少数人值班,处理日常工作,处理不了的暂先“记账”,等每周会议日主管干部回机关时再研究处理;二、点和面相结合。干部不光深入一个点,而且还到其它地方去作一般检查,在县召开的会议上研究全面情况;三、参加生产同领导生产相结合;四、部门业务同生产中心相结合。(附图片)
河南襄城县委书记刘熙民(前)在孙祠堂公社塔玉民大队领导抗旱,抢种晚秋 董汉滨摄(襄城县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