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阅读
  • 0回复

劳逸结合 促进生产 太原锅炉厂、武汉一○七工地生产生活一齐抓生产月月超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6-20
第6版()
专栏:

劳逸结合 促进生产
太原锅炉厂、武汉一○七工地生产生活一齐抓生产月月超额
本报讯 太原锅炉厂坚持有劳有逸的原则,95%以上的职工都能按时吃饭、休息、学习、娱乐。因此,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日益高涨,生产持续跃进。截至6月10日,全厂已经超额5.7%提前完成全年计划的一半,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00.3%,为去年同期的157.4%。
这个厂从年初开始就认真遵照党的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方针,在全面安排各项工作的同时,把保证职工有劳有逸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并做了具体的安排。在业余集体活动的时间分配方面,也作了具体规定。此外,对于民兵训练,体育、文娱等业余活动,也都作了适当的安排。对于必要的临时性业余活动,如开大会等,决定由党委批准,采取与原定活动调换和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的办法解决。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合理安排和严格执行,五个多月来这个厂的职工真正做到了有劳有逸,获得了生产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三丰收。
改革生产管理,对保证实现有劳有逸,起的作用也很大。今年一开始,他们就在生产管理方面十分强调赶前不拖后的精神,坚持推行了上中旬狠抓生产、下旬狠抓准备的先进经验。每月都做到了25日给各车间、小组下达下月作业计划,准备好下月的图纸、材料和毛坯。同时,在安排作业计划中,彻底改变了过去上旬低、下旬高的作法,根据步步赶前、力争主动的精神具体确定:下旬完成月计划的40%,中旬完成45%,下旬完成15%,因而五个月来每月的计划都能提前四至七天超额完成。在完成本月计划后,又乘胜集中精力为下月作准备。在抓生产的过程中,他们始终贯彻了一条指导思想,即“日抓产值,旬抓成套,千方百计抓措施”。各小组、车间普遍地、持续地开展了“日日红、旬成套”红旗竞赛,在八小时做十至十二小时的活;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大大减少了加班加点突击赶任务的现象,保证了职工们按时下班和假日的休息。
针对每个时期的生产关键,用出课题的方式发动群众集中火力大闹技术革命,促进生产大幅度增长,是这个厂保证实现有劳有逸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如锅炉车间今年锅炉生产要比去年提高四倍,为了突破这一关,相继攻克了十二个重大关键问题,制造成各种工具四百一十六件,在十六道工序上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使锅炉产量从去年第四季度平均八台提高到十四台,最高达到十七台;加班加点由去年每月平均五千多小时,降低到二百个小时;同时还节约出15%的劳动力。
本报武汉19日电 武汉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一○七工地认真贯彻劳逸结合的方针,全面安排职工的生产、生活、学习,做到了有劳有逸。
从1959年3月以来,一○七工地八百多名工人就一直坚持每天劳动八小时,学习二小时的制度。同时还大抓副食品生产,积极办好食堂。他们的文娱活动也比较活跃,经常敲锣打鼓,有说有唱。由于注意了劳逸结合,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这个工地从1959年以来,月月超额,季季上升。今年一季度,在人员减少41.2%的情况下,生产任务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9.39%,提前二十八天超额4.78%完成了国家计划。至5月底,他们已完成全年计划的61.81%。
这个工地能够长期坚持有劳有逸,实现生产持续跃进,主要是坚决贯彻了党的指示。他们把保证职工睡好休息好,像保证生产好一样,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看待。今年年初,在增产又减人的情况下,不少职工和干部曾产生了只有加班加点,才能完成生产任务的思想。党总支立即抓住这个重要问题,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群众,开展了“工作八小时,能不能工效翻一番”的大鸣大放大辩论。通过辩论,批判了那些认为“人多好办事,苦战最现实”的思想,掀起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高潮。从元月至5月份,工地推广了各种新设备、新工具四百多件,节约了42.3%的劳动力。
其次是领导方法好。他们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全面规划的同时,采取了“大事集体定,小事分头行,任务分线,深入分片,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的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在管理工作上他们深深体会到,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准备,争取主动,克服被动,是保证有劳有逸有节奏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精简会议,转变作风,深入生产解决问题,是该工地切实领导好生产、领导好休息的另一条重要经验。今年3月份,党总支检查了
“五多五少”现象,精简了会议,使领导干部从会议中“解放”出来,经常深入生产,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研究解决问题。6月初,党总支书记章水清到一工段检查工作时,发现该工段混凝土和粉刷两条生产自动线,因设备和技术问题停止了生产。他就与工人共同研究,一同苦战,一直到两条自动线恢复了生产,才转移了阵地。工人兴奋的说:“章书记一来,救活了两条龙”。5月份当一工段食堂因个别炊事人员态度不好,清洁卫生差,群众有意见时,工会主席就把行李搬到食堂里去和炊事人员住在一起,研究解决办法。一直到食堂办好了,群众满意了,他才离开食堂。
目前,这个工地的全体职工,正以共产主义的雄心壮志,保证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80%,向“七一”献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