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我当支部书记的几点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01
第4版()
专栏:

我当支部书记的几点体会
中共山西侯马市曲村公社杨谈管理区总支书记 王德合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党的支部书记,过去是个大老粗,斗大的字识不了几筐,一没文化、二没能耐。解放后,由于党的培养教育,先后担任了行政村长,互助组长,农业社长,公社成立以后,才当了九村六百八十六户的杨谈管理区党总支书记。这些年来,论工作,倒是起早搭黑、尽力地干哩;要说谈经验,恐怕说不成个什么样子。只能把十多年来工作上一些体会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把钥匙开千锁
——钻政策学理论
如果说我的工作还有点成绩,或者说我还能为党做些工作的话,那全靠党的培养。我自己只不过是听党和毛主席的话,学习,学习,再学习。
几年来,我抱着不耻下问的态度,拜村里有点文化的人为师,做他们的学生,时时刻刻,学习钻研,因此,我不仅由半文盲而达到高小毕业程度,而且,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更注意了学习党的政策和理论。对每个时期党的重要文件、方针、政策和毛主席的许多文章,我都仔细阅读。尤其是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等,都熟读多遍。还经常阅读“红旗”、“前进”、“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侯马报”、“好党员”、“支部生活”、“农业知识”等十多种报刊。
学习,一定要有恒心。不仅闲下来要学,忙时也要学,越忙越要学。人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任务紧了,不学透政策,就会出偏差,走弯路。只有学好党的文件,才能思想明确,掌稳舵,猛冲锋,百战百胜。我深深体会了这一点。因此,每天总要坚持一至两小时的学习,种试验田的时候,和干部们一块学,下队劳动时,和社员们一块学,深夜开完会以后,爬在灯下也学一会,七拼八凑,聚零为整,时间也不算少。有些人也曾经这样说过:“德合呀,咱一个下面的干部,一不订政策,二不制方针,党说干啥咱干啥就行,再学还想成龙变虎吗?”不,只有学习好,才能工作好,尤其是一个党支部书记,只有学习好才能更好地掌握党的政策,创造性地工作。比如:去年我在学习理论中明确了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道理,具体运用在发展养猪工作中。在制定规划的时候,我想,要一口吃个热蒸馍,想在几天内发展一万头猪是不可能的,但建万头猪场是必要的,客观上又是可能的。于是,我提议把长远规划和分期完成结合起来。大家同意用这个精神订了规划,在一个能容纳万头猪的地方,建立了猪场,猪场按照规划迅速发展,从去年4月到现在,猪圈由原有一百四十个扩建到七百五十个。
大家来合计出个好主意
——发挥集体领导作用
民间有句俗话:“一人不如二人计,三人出个好主意。”这句话讲出了一个真理:一人之计有限,集体智慧无穷。我们当支部书记的绝不能包办代替,要发挥大家的智慧,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我们坚持总支委员会一月开三次,党员大会一月开一次。每件重大工作,都先在党内讨论,共同研究、共同决定、共同负责、共同贯彻执行。公社化以后,有的干部说:
“书记挂了帅,委员好轻快,你说咋办,咱咋办。”我及时在干部中指出了这个错误,说明:坚持集体领导永远是我们各级党委的领导方法,书记亦是集体领导中的一员,书记挂帅是在集体领导下挂帅。因此,我们始终坚持了这个领导方法,千斤重担大家来担,重大事情大家商量,比如公社化初期,有的干部说:“摊子大了,经济富裕了,还过穷光景吗?应当盖办公室、会议室。”有的说:“水涨船高。办公用具也得像个样子。”这分明是讲阔气、讲排场。但对这种论调我没有立即批驳,而把问题拿到会议上去讨论。大多数都认为要发扬艰苦奋斗的老传统,富日子要穷过。批判了社大、财多、多花钱的思想,坚持了勤俭办社的方针,把更多的资金用在扩大再生产上。二年来,我们用在行政管理费上所花的钱,占总收入的0.16%。
下到海底才能捞得海珍
——深入群众依靠群众
经常保持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深入群众,才能依靠群众。如果整天呆在办公室里谈深入、细致,谈走群众路线,只会留在口头上,我觉得,要真正深入下去,必须把工作和劳动结合起来,接近群众才能团结群众,取得群众的信任。我每次在开完会,安排了工作以后,马上就扛上农具下地去了,有计划、有目的地到一个队参加劳动,和大家一块干活,一块吃饭,一块学习,常常就在田间开会,田间办公,坚持了能在田间处理的问题,不在村里处理。有人耽心参加了劳动就影响了工作,其实恰恰相反,深入下去,参加了生产,既能指导生产,也能作好其他工作。就连哪个队哪块地种得好坏,上肥多少,也都记得一清二楚。
通过经常参加劳动,我和社员们都亲热了,不论大人、小孩都愿意和我谈谈。有事就找我商量。沟东的杨凯业、沟西的李雪温等有经验的老农和青年都是我的知心朋友,我一遇到什么事,就去找群众商量解决。去年11月,全区圈存猪三千六百多头,生猪发展速度快,饲料赶不上去,时值秋末冬初,百草枯黄,哪里找饲料呢?饲养员要我想办法,我找来干部研究,又和饲养员座谈,学习外地经验,让大家都想办法,献计献策,通过共同商量试验了用玉茭轴、棉花壳、玉茭秆、高粱秆等十多种加工后作猪饲料,这个办法很好。十六天工夫就储备了一百六十多万斤,足够吃半年多。
从十多年的工作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千计万计,群众路线第一计,千能万能,广大群众最能;离开群众,寸步难行,依靠群众,百战百胜。”只有事事走群众路线,事事同群众商量,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更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
——抓主要矛盾
一个管理区的工作是十分繁忙的,必须善于把它安排得有条不紊,使它繁而不杂,忙而不乱。这就要做到时时有中心,事事有重点。中心和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要以搞好生产为主,分析分析这个时期最关紧要的工作是什么,也就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就是中心。以优势兵力集中进攻。其它工作也同时部署,分工负责,任务到人,交代方法,交代任务,交代要求,监督检查。但是,其他必须是围绕中心,服从于中心。对中心工作,就要亲自挂帅,一直抓到达到预期目的为止。
去年冬天,当时的工作很多,万头猪场在继续兴建;党委号召开展全民性的技术革新运动;红专业余教育需要大搞;小麦管理也需要大抓。除此,共青团、妇联、民兵等各系统,还有许多工作要干。这么多工作,如果没有个中心,那就会一事无成,我就召开总支委员会,分析当前的情况,寻找主要矛盾。大家一致认为:全民性的技术革新运动是解决劳力紧张问题,促进农村半机械化、机械化的重要措施,在当时比其他几项工作有更重大的意义。同时,技术革新运动开展起来以后,便可以纲举目张,以重点带动一般,对办万头猪场、对春耕准备、对实现1960年跃进指标等有着深远意义。所以,决定就以此项工作为中心,开展全民运动,推动其他工作。
但是,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是一个新课题,许多人不敢在这个题目下面做文章,有的说:“叫大老粗做细活。是强打鸭子上架哩!”有的说:“闹革新是农具修配厂工人的事,与社员无关。”为了打破这些迷信观点,我一方面向群众作思想动员工作,从认识上解放思想;另一方面,又带头钻研,决心给大家做个样子看看。我把“戏”点在修水塔上。当时,社员吃水十分困难,食堂和猪场经常要到一里外的沟里担水,给社员造成很大痛苦,单养猪场担水就用了八个劳力。怎样让大家吃水方便呢?思来想去,最好能建筑一座土水塔,像大城市一样,拧一下龙头就可以吃到水,这个计划如果能实现,不仅解决了吃水问题,将会对技术革命、技术革新有很大推动。在市委、公社党委的支持下,我和工匠们仔细讨论研究,绘图设计,由于广大社员的昼夜苦战,不到十天时间,建成了一座土水塔,用六马力的柴油机把水分两节抽进了容量二百吨的水塔内,再通过一千多米长的地下水管送到食堂和猪场。一年可节省两万多个工。这一革新的成功鼓舞了群众,一个蓬蓬勃勃的技术革新运动在全民中开展起来了。技术革新的蓬勃开展,也带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跃进。比如养猪机械化,带动了养猪的发展,施肥车的革新,带动了小麦冬季追肥。
见物见人——关心群众生活
“党在领导公社工作的时候,必须注意全面抓思想、抓生产、抓生活。必须关心人,纠正那种见物不见人的倾向。群众的干劲越大,党越要关心群众的生活。党越是关心群众生活,群众的干劲也会越大。”党中央指示的这些话,牢牢记在我的心里。去年夏收中,我就深入各队,访问了社员,发现在生活上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这个情况,一面教育大家“龙口夺食”,苦干实干,一面抽出十五个党团员积极分子帮助食堂搞好伙食,饭菜的花样也多了,味道也好了,能够吃热吃饱。大家越干劲头越大,由一天割一亩提高为二亩,提前四天完成夏收任务。在平常,我不断到社员家中访疾问苦,对他们的吃的问题,穿的问题,生孩子的问题,看病问题都要问一问,能马上解决的就马上给解决。社员很受感动。七十多岁的杨生富母亲,把她生活上的困难解决以后,追到队长后面要活干。
党支部要像关心生产一样关心群众生活,把群众生活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经常把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到党总支委员会上慎重研究解决。尤其是改进公共食堂问题,我们曾多次研究过。最近,我下食堂跑了几天,和大家一块吃了饭,发现仍存在许多问题,都提到总支会议上研究,最后决定停办干部食堂,管理区全体总支委员和管委分别下到各队,参加各队吃饭,帮助解决问题。干部下到各队食堂以后,各队的一堂多灶问题,五队的饭厅问题等都很快解决了。食堂的一天天改进,鼓起了广大社员的更大干劲,促进了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