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不毛之地变为一片锦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06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不毛之地变为一片锦绣
中共广东电白县委第一书记 王占鳌
“天雨未晴土先干、十日太阳旱煞人;风来沙尘蔽天日,大好园田变山岗”。这是多年来流传在电白民间的一首歌谣,也是这个地方过去自然面貌的真实写照。
解放前夕,电白全县土地中,树林面积还不到1%。北部山区的森林,受到严重的破坏,巍峨的大山上,只剩下一片嶙峋怒石。中部丘陵地带,山崩岭烂,土焦地裂,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农民称为“田间老虎”的黄泥水,每年都要吞噬大批耕地。南部沿海,又是一片白茫茫的沙滩,秋冬风沙蔽日,夏季如同火焚,人们望而却步,说是“沙母毒龙”。由于林木稀少,水利失修,电白县的农业生产水平一向很低,而且极不稳定,稻谷亩产只得几十斤,加上反动统治阶级的盘剥,人民生活极端穷苦,年年都要闹灾荒,是一个有名的老灾区。
然而,现在你再来看看吧。在你的眼前,发生了多么迅速和多么巨大的变化!
你将会认不出北部地区那五十万亩昔日的荒山了。现在,这里已经是山明水秀,林木葱茏,茶油遍地。你也将会认不出中部丘陵地带那一望无际的崩山秃岭了。这里经过大规模绿化以后,水土流失面积已被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周围农田得到了保障,并使其中的单造改为双造或三造,被泥沙吞噬了的农田也恢复了青春。至于沿海一带,随着防护林带的筑成,猖獗的“沙母毒龙”也终于被驯服了。林带附近的人民和农田解除了风沙威胁,过去被淹没的农田恢复了耕种,开垦的荒地,单造田改为双造。此外,每年还可收获柴薪,初步解决了群众缺乏燃料的困难。许多原来打算迁居的人们可以安居乐业了。
解放初期,全县每年要靠国家从外地调入粮食。由于征服了干旱和沙荒灾害,全县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到1958年已能自给,1959年更变为余粮县,破天荒地调出了大米。解放前群众那种“野菜度三餐,烧火过五更”的辛酸岁月,已经永远成为过去。
这个深刻的变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过了艰苦的历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956年春天,博贺港的人民群众首先起来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他们在海滩上面开誓师大会,千百万人举起巨臂喊道:
“我们一定要风沙低头,要土地翻身!”接着,按照渔民出海的传统风俗,鸣锣三响,一百五十九个共产党员带领着五千多人组成的劳动大军,奔向白茫茫的沙滩。
要在沙滩上种树,困难的确很多。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敌不过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和无穷智慧。没技术,献计;失败了再来;没树苗,自育!男人出了海,妇女便把担子担起来。没有锄头,就用锅铲来挖穴,没有木瓢就用螺壳来浇水,没有粪箕就拿水桶来运泥。海滩缺乏淡水,又在沙滩挖了几十个水潭,用螺壳一壳一壳地把渗出的淡水盛起来淋树苗。
助人为乐,舍己为人,一处困难,大家支援的共产主义风格更令人感动。博贺镇青年妇女组成的突击队不仅挑最干旱最当风的地带种树,而且带了米粮,背着铺盖到十里外沙丘最多的新沟地区支援种树。
种下去了,能不能成活,又是一场艰巨的斗争。人们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工作:扶苗、补苗、追肥、培土、抗旱、灭虫,像管理水稻一样细心地管理着树苗。汗水没有白流,劳动结了硕果。只不过将近二年时间,沿博贺海岸种下的八十多万株木麻黄树,真的像海滨的绿色长城一样,把荒沙紧紧地包围起来了。
这个光辉的范例,吹响了全县向大自然进军的号角。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水东镇附近一带,人们掀起了“学博贺、赶博贺、超博贺”的热潮,全镇机关干部、师生、居民、部队等五千多人组成的造林大军,从1957年春节早晨起,浩浩荡荡,斗志昂扬,冒着寒风冷雨,向崩山烂岭进军。造林最困难的大陂一带,千百万群众在光秃的山岗上锄地,山上石多泥硬,一锄下去只能挖开一点泥皮,石子飞起,一锄是一个战斗,一锄是一个难关,两天中就挖断了四十多把锄头。七十多岁的贫农社员王育堂听到绿化消息,把自己的儿子、媳妇一家人都带上了山,连铺盖、炊具也带上山来。人多力量大,困难只好退让。人们在石块上刻下了豪迈的诗句:
毛主席号召绿化,英雄此地为家,
干劲冲碎顽石,荒山变为林厦,
锄头打出天下,大陂一片鲜花。
经过几年的苦战,博贺、南海两个半岛的四十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已实现了四带(木麻黄带、竹带、果带、红树带)五化(绿化、竹化、果化、红树化、美化);全县已共种上果树九万多亩,建百果园六百二十三个,实现了社社队队百果园化;全县公路两旁都形成了林荫大道;全县九十五条大小河流两岸,都长起了竹林带,成为保护河岸农田的“竹堤”;海岸线也全都营造了防护林带。
你还记得这篇文章开头提到的那首旧日的歌谣么?现在,电白人民又是怎样唱的呢?——电白人民志气高,童山赤岭换绿袍,花果满园绿荫丽,狂风飞沙尽低头。农牧连年大增产,安居乐业永无忧,山明水秀天堂艳,大地如春锦绣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