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给土化肥厂扬个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07
第3版()
专栏:山西通讯

给土化肥厂扬个名
本报记者 刘玉
公社办的小土化肥厂能生产洋化肥吗?能,山西太谷县沙河公社青年红旗化肥厂,已经生产出了五十八种化肥、农药和化工原料。
临近夏收的一天,记者来到红旗化肥厂访问。一路上来来往往拉化肥的马车不断。放眼望去,辽阔的田野,到处翻滚着金黄的麦浪。赶车的社员说:
“沙河公社的麦子,又壮又高,功劳簿上真该给化肥厂扬个名。”他们告诉我,化肥厂去年产了一百六十八万多斤化肥,全公社的七万八千亩粮田,每亩平均可施用二十一斤。
我一面走,一面兴奋地想:“一个公社,居然有这样好的化肥厂,它的规模和设备一定很可观了。”但是,到了北洸村(化肥厂所在地)一看,院子里放着许多缸缸罐罐,有大有小,东一堆,西一堆;化工车间的东边,一头小毛驴正在拉碾轧骨粉,另一边支着几口大铁锅正熬卤水。一切是如此的简陋。厂长王敬铭似乎了解我的心意,他笑着对我说,过去还要土哩!
原来在1958年农业大生产运动搞得正热闹的时候,却遇到了肥料不足的困难。全乡需要肥料四百八十万担,而当时实有的农家肥料才一百来万担。怎么办呢?群众的意见是自己造。王敬铭等十五个贫农、下中农出身的共青团员,积极报名建厂造肥料。这十五个人,只有一个初中毕业生,三个上过高小,其余都是初小和半文盲。谁也没见过化肥厂。只听说过清徐县的土化肥厂有铁锅,水缸。武庸从他家里拿来一个铁筛子,牛金意也搬来了两个大水盆。为了建工厂,王敬铭把自己的三间砖瓦房换给了别人。又用八十块钱买了一百张破席子,三十根杆子。自己当木匠,自己当瓦匠,整修了一下旧房子,搭了个席棚,就这样,在破院子里办起了化肥厂。王敬铭当了厂长。
那时工厂里很困难。工人们背着行李来了,还不知道生产什么。后来王敬铭带着伙伴们到山西农学院去学造细菌肥料。人家造细菌肥料是洋设备,光买个灭菌器,就得几千块钱。几个人心里凉了半截,扭头就返回来了。回来的这天晚上,王敬铭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想着农田里需要的肥料,翻来复去睡不着。他想:“搞不起大的洋的,不能搞个简单的土灭菌器吗?”王敬铭想到这里,一骨碌下了床,披了件单褂,就往太谷城里跑。天麻麻亮时赶到农学院,进去一打听,有位余教授说:“搞个简单的可以,有一百多元就能制个土灭菌器。他急着返回来,鼓励大家试验,经过六七次的失败,结果搞成功了,十天生产了细菌肥料十五万斤。他们越想越敢想,越干越敢干。他们说:“科学!你就是只老虎,我也要骑!”去年4月,他们在一本书上看到砒酸钙的配料比例,共青团员杨立茂和王敬生要求把试验硫酸钙的任务交给他俩。但是因为缺乏化学知识,试验中中了毒,脸发青了,鼻子也肿了。大家劝他俩休息,他们坚决不肯。又经过了五天,终于试成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化肥生产出来了。但是,群众还没有用化肥的习惯,试了试又不顶大事,便说:“土化肥是白面面,黑面面,上到地里都是土面面。”结果肥料堆着卖不出去,有些人思想波动起来。正在这个节骨眼上,乡党委书记穆子文同志,亲自来到工厂里,给大家讲解造化肥对农业增产的意义,和大家一块研究改进办法。告诉他们要对当地土质进行分析,对产品质量要进行鉴定,对群众要求进行调查。于是,在1959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团支部书记杨培福和老工人吴宏亮,带着干粮背着农药下乡了。他们八天跑了二十个管理区,广泛征求群众对产品的意见。走到那里,就当场给群众传授施用化学肥料的技术,宣传施用化学肥料的优越性。在东庄管理区的时候,群众捉来红蜘蛛当场试验,他们把农药石硫合剂撒在红蜘蛛的身边,没等两分钟,几只红蜘蛛就全部伸腿了。群众称赞说:“别看是面面,可真顶大事。”这样一来,化肥厂的信誉提高了,各管理区都争先恐后地来厂里拉肥料。
建厂刚刚半年,原来连化学肥料的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农民,成了既懂化学性能,又会建厂的多能工人。去年6月,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公社党委向他们提出要生产“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和其他高级化工产品。这就不能只靠几口铁锅和几个罐罐,必须增加生产设备,从此,工人们开始谈论起机器来。他们派人去太原买生产“六六六”粉的机器,一打听,都是钢材做的,一时买不起。团总支书记杨培福说:“我们要叫它土中出洋。”于是,出外参观的参观,在家研究的研究,绘图的绘图,试验的试验。老工人张拉爱,领着一伙年轻人经过二十天的苦干巧干,建成了两座二氧化氮塔和一座二十六点七米高的大烟筒,使日产两吨高级氮肥的化肥车间正常生产。技术革新能手一个撵一个,一个赛一个。王敬铭把生产“六六六”粉的手摇粉碎磨,改成了电动磨,不多久,又改成了电动碾。杨立茂把手搬箩改成风箩,效率提高了两倍。但改用风箩扬风太大,容易引起工人中毒,王敬铭又改用鼓风机,使日产量由两吨半提高到五吨。他们边学、边干、边生产、边改进,大胆创造,不断革新。今年3月,王敬铭、杨立茂和吴宏亮,集中了大家的创造,又根据电气压缩机和刮旋风的原理,成龙配套,把生产“六六六”粉的五道工序,改成了全厂第一条生产自动线。现在,只要把电钮一按,原料就自动送进电碾,再经过传送带等工序,完全合乎国家标准的“六六六”粉,就自动装进纸袋里,产量提高了两倍半以上。(附图片)
太谷县沙河公社青年红旗化肥厂在没有工程师、技术员的情况下,青年们自己动手利用旧料修建两座二氧化碳塔,投入生产后可日产氮肥两吨
新华社记者 花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