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上海川沙县“巧种田”运动步步深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09
第2版()
专栏:

上海川沙县“巧种田”运动步步深入
据新华社上海电 上海市川沙县开展“巧种田”运动,短期内扩大的作物播种面积相当于原有总耕地面积十分之一以上,复种指数也大大提高,全县土地因而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人多地少的川沙县,为了增产更多的粮、棉、菜、果,今年夏收夏种还未结束,就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巧种田”运动。县委第一书记冯仁堂带头深入一个生产队,同基层干部一起踏田头、找隙地,发动群众利用荒路沟、浅河滩巧种了十亩水稻。各级党委也随着亲自动手树立榜样,使全县“巧种田”运动迅速掀起高潮。
这个县的“巧种田”运动,由“见缝插针”到“找缝插针”,很快又发展到“造缝插针”,一步比一步深入。各公社在把成块的、过去曾经种过的隙地利用起来以后,就组成寻找新隙地的专业队伍,找到一块抢种一块。各公社找到的平时不被人注意的隙地都在百亩以上。公社的专业队伍随后又广泛进行“造缝插针”。他们填平废沟,筑小堤利用河滩,以及在渠道斜坡上种植水稻、黄豆、蓖麻;还在渠道水边搭起棚架,棚脚种植丝瓜、豇豆、刀豆等爬藤作物,让它们向渠道顶上的空间发展。现在,县境内纵横交错的灌溉渠道和一百多公里长的铁路、公路、海堤两旁,已经普遍种上瓜豆、高粱、玉米,并且出现了许多“丰产路”、“万宝渠”。
这个县在“巧种田”运动中,还广泛总结了历年种植隙地和在大田夹种、套种的经验,用来指导今年的种植。
目前,全县正一面抓紧季节在突击种植最后一批零星隙地和大田夹种、套种,一面组织人力加强已种作物的田间管理。由于管理细致,棉田里夹种的粟子和沟边、路边、渠道旁、田埂上种植较早的高粱、玉米、瓜豆等作物,都已欣欣向荣,一片葱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