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大姚山区交通大改革 节约三万多个劳动力支援农业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0
第1版()
专栏:

大姚山区交通大改革
节约三万多个劳动力支援农业生产
据新华社昆明8日电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人民公社短途运输网,基本上消灭了人背人挑现象,节约出三万多个劳动力支援了农业生产。
大姚县位于云岭与哀牢山的交界处,境内山大谷深,平坝较少,交通不方便。过去,四十万汉、彝、傣、傈僳、苗、回、土等七个民族的人民都用骡马运输,有的地方还是人背头顶。公社化以后,特别是去年,大姚县农业大丰收,各公社与管理区根据山区道路狭窄,弯度大的特点,购买了大批小型皮轮胎,按照等价互利的原则,组织山区与坝区通力协作,自制车身、车辕,装配小型胶轮车,制造木轮畜力车。
夏收以前,大姚县各人民公社还兴修了一百多公里公路,现在全县的公路已由刚解放时的五十多公里增加到六百多公里。远在金沙江边大山里的永富、兴街、中和等公社都通了汽车。全县二十四个人民公社已有二十二个由公路联结起来。各公社、管理区之间还兴修了两千多公里马车路,兴修、整修了五千多公里田间车路,现在绝大部分管理区和生产队都能通小型胶轮车和牛车。
短途运输网扩大以后,大大节约了劳动力。往年夏收时,大姚县要拿出近五万人背运小麦和蚕豆,占全县劳动力的30%左右,因此收割的速度比较慢。今年,由车子化中节约出来的三万多劳动力全部参加夏收,半个月内就基本上收完小春作物,而且全部运进仓库,比去年提前了十五天左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