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发展畜牧气象事业,力争六畜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1
第4版()
专栏:

  发展畜牧气象事业,力争六畜丰收
  本报评论员
畜牧业受着气象条件的影响。气象条件好,就能形成一个水草丰美、风和日暖的适宜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气象条件不好,特别是遇到灾害天气,如果不作好预防,牲畜往往会因饥寒和病疫流行而易于死亡。因此,掌握气象对畜牧业生产的关系,发展牧畜气象事业,积极战胜天灾,并充分利用适宜的气象条件,便能促进畜牧业生产的高速度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气象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地区畜牧气象服务网已基本建成;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在防灾保畜斗争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仅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解放前因天气灾害而损失的牲畜高达11%左右,解放以后到1958年已下降到2%—4%;而在1959年的牧业年度,虽有七次大风雪入侵,但据初步统计,因天气灾害损失的牲畜却比1958年又减少了55%。山东省在开展畜牧气象服务并且加强了各项预防工作以后,去冬今春生猪死亡的数字比上一年度减少了六十五万头。湖南省桂阳县等地还基本上做到了不冻死一头猪。
畜牧气象工作是各级党委和畜牧生产部门领导和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耳目。这项工作发展得快,运用得好,不仅可以使牲畜不受或少受天气灾害;还能充分利用气象条件,四季抓膘,使猪肥牛壮,六畜兴旺。当前,全国人民响应中央提出的“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的号召,已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大搞畜牧业生产的高潮,迫切需要进一步开展畜牧气象服务,大力加强预防天气灾害的斗争。各级气象部门应该在作好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抓住牧养、疫病、繁殖等几个主要关键,普遍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各地的畜牧气象服务网,也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牧区应迅速改善传递预报的条件,使各项气象预报能及时深入到放牧场(队)。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应在自办的气象服务哨组中,进行天气和畜牧气象补充预报服务,开展必要的气象观测和简易的试验研究,并在生产中具体运用。
发展畜牧气象事业,如同发展其它事业一样,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坚持土洋结合的方针,并且要踏踏实实深入细致的加强领导。群众中的畜牧气象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生产先进工作者、畜牧气象标兵道恩日布,就有许多利用气象四季抓膘的好经验,他饲养的牲畜膘壮肉肥,一只羊能抵得上别人四只的重量,羊羔成活率也高。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采取牧民、饲养员、气象员、畜牧兽医人员互相结合的办法,把群众的经验发掘出来,对照已有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季节,找出牧养、疫病、繁殖等的畜牧气象指标,作为开展畜牧气象服务和提高服务质量的依据。例如上海市嘉定县气象服务站,深入各公社养猪场调查研究,了解过去冻死猪只情况,对照气象记录分析,找出了冬天猪只防寒保暖的气象指标,及时预防,减少了损失。这种做法值得在各地推广。
我们相信,只要各地党组织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同时,切实加强对畜牧气象工作的领导,就一定能促使畜牧气象事业更快的发展,从而更有效地战胜自然灾害,保证六畜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