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让“到第一线去”的思想深入人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1
第4版()
专栏:地方报纸动态

  让“到第一线去”的思想深入人心
今年2月中旬,青海省农业区开始春播的时候,旱象已经露头。防旱抗旱适时播种是摆在青海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一年之计在于春,打好这一仗,就将为今年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打下基础。为此,青海省委及时动员大批干部下乡,帮助基层开展春耕生产、防旱抗旱的群众运动。青海日报对此作了突出的报道,并以“到第一线去”为题发表社论,阐述了深入生产第一线的重大意义,号召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从此,“到第一线去”成了一个很有力的动员口号。为使“到第一线去”的思想深入人心,报纸连续地进行宣传。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发表了八篇社论。报纸并以社论为纲,从多方面深入地开展了到第一线去的宣传报道工作。不仅宣传了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而且宣传了基层干部深入现场;不仅宣传了农业战线的干部深入田间,而且宣传了石油部门干部的井口办公,基建部门干部的跟班劳动等;不仅宣传了普遍加强第一线的领导,而且突出宣传了到后进地区,抓薄弱环节。在这些宣传报道中,热情赞扬了广大干部在第一线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发扬了党的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坚持执行了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领导方法。报纸先后报道了民和县五级干部会师到田;大通县干部到基层兼任副职;互助哈拉直沟公社开展十好干部满堂红竞赛等先进经验。
在加强第一线的宣传中,青海日报通过树立基层干部的标兵,推动群众性的“学、比、赶、帮”的竞赛运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月中旬,报纸在狠抓薄弱环节的思想指导下,报道了大通县城关公社的关西生产队党支部书记沈兆云愉快接受公社党委的调动,离开先进的生产队,到后进的东关一队落户,由于他的深入细致的工作,促使东关一队迅速赶上了先进生产队的水平。报纸突出地宣扬了沈兆云同志这种“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的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并且号召全省干部学习他这种崇高风格,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参加生产、促进生产,深入群众、领导群众。青海省委同时发出了要求各地干部向沈兆云学习的通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立即掀起了学习沈兆云的运动,纷纷到后进队去,到穷队去。近两个月来,出现了许许多多沈兆云式的干部,大大加强了薄弱环节的领导。青海日报报道了学习沈兆云的群众运动,同时也连续报道了沈兆云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的新发展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先进事迹,从而使学习沈兆云的运动一浪推一浪。本着广树标兵的精神,青海日报还从多方面宣传了优秀的干部,并开辟了“第一线上好党员”的专栏。
目前,正是大抓田间管理的关键季节,青海省委和各级党委又继续动员大批干部开赴农业生产最前线。青海日报以“一条心,一股劲、一个样,全力做好田间管理”为内容,继续深入地进行到第一线去的传宣报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