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改进生产队领导的一例 河北日报7月12日社论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4
第4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改进生产队领导的一例
  河北日报7月12日社论摘要
党的基层干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党通过他们把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集中起来,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党又通过他们把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基层干部又是群众生产、生活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目前,各项建设事业持续跃进的新形势,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的担子更重了。藁城县兴安公社正公生产队参照“二五制”领导方法的精神,制定了“五字工作法”。这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为生产队干部深入工作、参加劳动和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学、干、碰、转、帮”五字工作法的提出,是应用毛泽东思想解决工作方法问题的体现,是在几年来生产队干部参加劳动,搞“试验田”,分工包队,田间会诊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适应县、公社、管理区三级推行“二五制”的形势、改进生产队领导的革命措施。它把学习与实践,参加生产与指挥生产,蹲点与转面等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并使之制度化,从而使基层干部摆脱事务纠缠,集中主要时间和精力研究和解决关键性的问题,达到“发现问题不过晌,解决问题不过夜”,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前进。藁城县许多生产队推行“五字工作法”的实践证明,这种有学有干,有上有下,及时碰头,就地研究,议而有据,环环相扣的办法,是适合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的,是广大群众欢迎的。
“五字工作法”和“二五制”领导方法一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深入工作,深入群众,推动生产持续跃进。“五字工作法”的学、干、碰、转、帮,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其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学、干、帮三个字,这是“五字”中的核心和主体。所谓“学”,主要是学习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应当承认,我们的基层干部有丰富的实际经验,但是一般政策理论水平不高,有的很低,因而工作中还表现有盲目性和被动性,影响着把工作做得更好。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样做了,才能永远保持旺盛的革命干劲,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过去,生产队干部的学习,因为没有制度上的保障,常常为这样那样的事务所挤掉。经验证明,要搞好基层干部的学习,必须妥善解决学习和生产、工作的矛盾。“五字工作法”的推行,在这方面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所谓“干”,就是置身于群众之中,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只有参加生产,才能了解到最实际的情况,使自己的工作计划、领导意图符合客观情况,符合群众的要求。这也是向群众学习取得知识的源泉。所谓“帮”,就是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及时加以解决,多帮助小队干部出主意想办法,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而不把问题集成疙瘩再处理。“转”和“碰”也都是为了“学”好“帮”好。“五字工作法”将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得到具体贯彻,使队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五字工作法”是一个很好的领导方法,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开始就完善无缺,各地在推行中应该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一经验,不断丰富这一经验,使它成为一套更符合实际的完整的领导方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