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四同以后 海南岛北坡公社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5
第2版()
专栏:广东通讯

  四同以后
  海南岛北坡公社见闻
  本报记者 黄向青
  “三多”“两及时”
夏种大忙期间,我们来到海南岛万宁县的北坡公社。公社党委办公的地方,是在一片五千多亩的高产片旁边的一间房子里。屋里放着几张未经特意摆设的办公桌,墙边有几张临时架起来的木床。干部或社员有事进来,凳子不够就往床上一坐。公社党委第一书记陈永韬打着赤脚从田间回来了。一坐下,他就滔滔不绝地谈起来:“插了一早的秧,倒听到不少问题呢!妇女们对前段排工有意见,说前几天妇女们全部投入中稻除草工作就好了,不应该临时又抽了些人去积肥,以至现在还得派人去除草,不能集中力量插晚稻。而除草的人也有意见,因为草比前几天长了,难做多了。你们看,如何按季节、分缓急、合理排工,确是大问题。群众有意见,也有很好的办法,十分值得我们注意呀!”
这个社的六百多干部,自从经过县、社干部会议整风学习以后,从党委书记起,都贯彻执行了“二五制”,到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上去,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全社工作立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说是“三多”“两及时”,即:在最前线具体工作的人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了,踏踏实实地想办法出主意的人多了;同时,发现新问题及时了,问题发现后也解决的及时了。
改变落后队的面貌
按照公社党委分片包干负责的决定,党委书记陈明发分配到最落后大队之一的三联队去。这个队今年早稻的播种计划没有完成,还出现了公社化以来少有的减产现象。原因在哪里?公社党委一直还未摸清。
陈明发来到大队参加劳动,很快就发觉晚稻的播种育秧工作还未完成,而时间已很紧迫了。同时又发现有些秧田干巴巴的,可还不见有灌水的打算。同干部、群众谈起这个问题,说是水车不够。过去没有购置足够的水车吗?不是,是损坏了。大家一凑,就有十五部水车星散各处,而且并不是坏的太厉害。还进一步了解到,早稻有一百多亩田因缺工具根本没有抗旱,这是造成减产的原因之一。从水车问题继续查出全队在夏种进入紧张阶段,还缺耙十五张、缺犁二十二张;其实,也是损坏未修。立即组织了五个木工专门修理,缺农具的问题便迅速解决了。
一天早上,陈明发同社员吴供昌下田犁地,干了好大一会,发现田间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在犁田、插秧,便问道:“为什么今天只有几个人出工?”吴供昌说:“还早嘛!”“早?那么你呢?不是已经犁了好几遍了?”吴供昌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早也一样,晚也一样,都是记一分工。”经过进一步了解,原来这个大队一直没有实行定额管理,还停留在互助组的管理水平呢。很多劳动积极的社员都有意见。其实,所有这些都不是太难解决的问题,只是因为过去没有深入第一线,听不到群众的意见罢了。
这次,在党委书记的具体领导帮助下,整顿了干部作风,迅速地切实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全队立即改变了落后局面。实行了定额管理,工效就大为提高了。如犁田每人每天从一亩提高到一亩七分,比往年提早了二十天完成犁田工作。
大抓群众生活
第一书记陈永韬到北坡大队工作,看到食堂不供菜,各人带饭回去吃。一问,原来这一片办的四个小食堂,都没有家底,社员靠自留地种菜吃。陈永韬认为,要改变这个大队的面貌,首先要从办好食堂入手。
第一个措施是公社干部到生产队办公,公社的干部也分别住到社员家里,把公社机关的房屋腾出来,让四个小食堂合并成一个大食堂,北坡镇的机关干部也参加进去。另外,大抓家底生产,养猪、养鱼,每人种菜地五厘,而且立即动手播种,许多干部自己拿出钱来买菜种。
公社党委书记和干部们都轮流到厨房当炊事员,努力搞好饭菜。群众看见干部们跟他们一起吃饭,还亲自下厨,都从家里拿来桌、凳、盘、碗,自动找来砖瓦石头,帮助食堂筑猪栏。没有几天,一个像样的食堂就这样办起来了。
由于深入各生产队大抓生活,全社现有食堂都经过初步整顿,没有办的也迅速办了起来。一两个月前,全社参加食堂的只有三千多人;现在,参加人数增加到八千多人,占总人口97%。
领导工作得心应手
第一书记陈永韬说,实行“四同”前后,干部的一句话、一个建议,所起的作用就完全不同。以前,群众有时听了就算,现在,一说就做,一说就改。因此,干部们都深深感到,领导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了。而群众方面,也关心工作,使生产做得更好了。
我们从这个公社的生产成绩,社员们在生产中的积极行动,看到了新的局面确已出现了。
比如:在夏收夏种这样紧张短促的间隙里,由于边收、边犁作得好,所以每一块晚稻田都争取晒了二十到三十天;还在6月下旬,每亩积肥已达六十四担,超过当时全县水平。社员的生产情绪和关心公社工作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