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到顶与没尽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5
第7版()
专栏:工农论文选

  到顶与没尽头
  广州大华胶轮厂工人 冯海沅
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常常听到一些人说:“差不多了”、“革新到顶了”……。他们不了解“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实践论》)的道理,显然,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没有尽头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展是无穷无尽的,技术革命也是无止境的。这是万古常青的辩证法。
就举广州市共同食品加工厂的技术革命为例。这个厂在初办时只有两支木碓、一只铁锅,舂粉用木碓,运输靠肩挑,生产非常落后,同大跃进的形势很不合拍。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1959年初,工人就大闹技术革命。他们自力更生,采取因陋就简、“矮子上楼梯”,逐步改革的办法。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就革掉了木碓、铁锅,实现了炒米磨粉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七倍。这时有些人就自满起来,认为
“差不多”了,“不能再前进”了。经过反右倾以后,技术革命又向前跨进了一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这时某些缺乏不断革命思想的人又被这个成绩迷住了眼,认为这回可算“到顶”了,没有再改革的可能了。但这个厂的大多数职工,受了毛主席不断革命思想的启发,认识了技术革命是由低级到高级,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的。他们再接再厉,乘胜前进,不断挖掘生产潜力,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又实现了电气控制生产,提前跨进了1961年。这个厂瞬息万变的事实,说明一个真理:潜力无穷尽,挖掘在于人。
我们是不断革命论者,又是革命发展阶段论者。即是在承认客观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又承认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事物的发展有它相对的阶段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革命不能一步登天,它要经历由低到高、由旧到新、由简到繁、由土到洋的发展过程。就像我们将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由机械化实现自动化,由自动化实现遥控化,每向前进展一步,都是事物发展的一定的阶段性。这就是说,从发展观点来看,事物的变化运动是无限的;从事物变化的每一阶段来看,则是有限的。比如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改革了一项生产设备,这是有限的;再想办法再改革,循此继进,这是无限的。今天改了某些设备,这是有限的;明天、后天不断的改革,这又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那些“到顶论”者,其思想方法是形而上学的。他们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的、一成不变的,他们不懂得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拿这种思想去指导实践,必然要犯右倾保守的错误。为了批判生产上的“到顶论”,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持续跃进,我们必须学会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树立不断革命思想,鼓足干劲,在技术革命运动中,做一个自觉的革命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