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中梁山——英雄的故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6
第8版()
专栏:

  中梁山——英雄的故乡
  雁翼
第一次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人,往往因那四通八达、多得数不清的街道,来往穿梭的汽车和电车,弄得眼花缭乱,我刚来到矿井时,也正是这样。
电瓶(以电池作动力)列车,把你拉进大山的深处,使你感到这就是大山的胸膛了。在这里,车站的哨音响着,信号灯闪烁着,从各个巷道开来的大小不等的电瓶列车来往穿过,卫生员和医生背着红十字包拉开洞室的门,向各采区走去。机修站、变电所、救护室、充电房,都在大巷道两边的洞室里。像长廊一样的休息室里,矿工们一面吃着保健饭,一面谈笑着。这里真好像是城市的中心,多得数不清的巷道,从这里伸向各个采煤的掌子面,那各个巷道的深处,有钻孔机、风镐和风锤、装岩机和电溜子,奏着音乐,无数颗星星——矿工头上的矿灯,在机器响处闪闪铄铄。煤,那闪光的乌金,工业的粮食,从这里一列车一列车地奔出矿井,送向炼焦厂、钢铁厂。
原来,我以为这就是矿井了,其实不然,当你走出长廊,两扇巨大的铁门打开,把你迎进密封似的房间——升降机,随着铃响,一眨眼工夫把你升上了二层大巷,三层大巷,四层大巷。谁知道还有多少层!每一层,都同第一层完全一样;大小不等的电瓶列车,四通八达的巷道。电缆、送风管、抽风洞、水管,长龙一般在各个巷道盘来盘去,风在吹,各种机械在鸣奏,到处是闪灼的矿灯,一条巷道又一条巷道,好像走进了迷宫。煤,从各个巷道里拉出来的煤车,机车把它们送进圆形的、转动的小屋,——这个圆形机器自动把煤翻进溜煤眼,而下面正像上面一样,早有一串串列车等着了,当它倾满,就呼叫着奔向前去。
矿井,真像地下城市,但更像一座大洋楼,一层又一层,从地面直到大山的峰顶,由升降机把各层联在一起,不过这“楼”非常非常的大罢了。
这就是我们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兴建,提前一年投入生产的现代化矿山——中梁山煤矿。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最先进的机械设备。但,最最使人激动的,是以现代最最先进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
这里有好多全国、全省、全市、全矿的有名人物,他们的照片挂在市里的文化宫,矿里的光荣亭,吸引着、鼓舞着千百万人们的心,立壮志去建设祖国。这些有名人物,创造奇迹的英雄,就战斗在各个巷道,和群众一起为祖国有更多的煤炭,有更多的钢铁而战,有征服自然,战胜瓦斯的王执中,也有哪里有困难、有危险,就在哪里出现的李光林,有善于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回收坑木达到90%的廖光辉,也有大胆革新技术,创造了多台自动风钻支架的钟文富。有五个月零四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大组,也有用炉碴制成坑木,从锯木末里取出油来的技术革命勇将。他们英雄的事迹是无法写完的。但,当你问起他们来,他们总是用“没有啥”来作为回答。因为在他们的雄心壮志里,有着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计划,已经创造的成绩和将要创造的成绩比起来,在他们看来总是很小很小。
在井长室里,你会常常遇见要求把最困难的任务交给自己的人,甚至相互争的脸红。
当你从接班室里,从巷道里,从升降机里,从休息室里,或者从向回开的列车上遇见他们,相互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样”?
“完成了”!或“又超额了”!这种最最平常的招呼,不正典型的说明了作为矿工的荣誉感吗?!
这就是矿工的风格:“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完成了”,“超额了”。
是的,就是他们,提前一年为祖国建成了这座现代化矿山。1954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山,还是一片虎豹、野猪统治的荒山,是他们用双手把这里建成了灯光辉煌,洋楼成群,汽车火车来往的煤城。国民党时代,官僚们依靠美帝国主义的专家在这里开过煤矿,但因为瓦斯大,而终于封闭了。可是瓦斯,这个矿工的凶恶的敌人,却在今天的矿工们手里屈服了,献出了乌金。
“变得真快呀!”这是每一个曾经到过中梁山的人的感叹语。是的,矿工们在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战无不胜的思想指导下,用资产阶级专家不可想像的速度,把它完成了。这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胜利,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我记起了煤管局局长的一句话,“这里出煤,但更出英雄!”是的,我们的建设速度快,人成长的更快。
你看,一位在旧社会不识字的矿工,现在是这座现代化煤矿的党委副书记;一位转业战士,现在是管理生产的行家;一位在旧社会当童工的年轻人,现在是治服瓦斯的英雄,1958年7月从农村来的青年农民廖光辉,现在是一个采煤区的负责人。而李光林,这位才刚满二十二岁的青年人,也是1958年才从军队复员下来的战士。这样的人物数也数不完,他们都成了采煤的骨干。
中梁山啊中梁山,你因为英雄的矿工而出名,而你也锻炼了英雄的矿工,使多少普通的农民在参加工业生产后成长为真正的矿工。他们从四面八方走来,把你从一座荒山变成一座祖国的煤城,你雄伟的、灯光灿烂的身姿,不正是矿工们的形象!难怪他们欢唱:“中梁山是个好地方……它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他们把你认作家乡,并且正用敢想、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把你建设得更美丽;“世界上有的,我们也要有,世界上没有的,我们就创造,世界上不敢作的,我们要来作!”这就是中梁山矿工们的誓言!
啊,就算我有一千双手,也无法写完这里的英雄事迹!
中梁山呵!你是英雄的故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