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合肥城市公社大力增产副食品 全市生猪、鱼类和蔬菜生产迅速上升,有的单位已做到自给有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8
第4版()
专栏:

  合肥城市公社大力增产副食品
  全市生猪、鱼类和蔬菜生产迅速上升,有的单位已做到自给有余
本报讯 安徽省合肥市在建立城市人民公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在大抓工业生产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副食品生产。几个月来,副食品生产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全市商品蔬菜播种面积已达七万八千多亩,比1959年提高50%。每天蔬菜上市量达五十四万多斤,比建立城市人民公社以前增加54%,品种达到四百八十多种。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市饲养生猪十二万九千多头,现在生猪存栏数仍有九万二千多头,家禽七十八万多只;养鱼四千二百多万尾。已有五十多个单位实现了肉食自给,有的单位还自给有余。住在南市人民公社的有些机关如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省直幼儿园、市公私合营砖瓦商店和西市区人民法院等四个单位,今年1至5月份共养猪一千八百多头。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合肥市各个城市人民公社认真贯彻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方针,加强对副食品生产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结果。首先是各级党委坚持了政治挂帅,加强了组织领导。市委抽出一个常委专门抓这一工作,还由省市直属机关抽调干部成立了副食品生产办公室。各个公社、分社、工厂、机关、学校一般都由管理生活的书记亲自挂帅,并分别成立了领导机构,大抓以种菜和养猪为中心的副食品生产,各个公社、分社都制定了发展副食品生产的计划,确定了专人负责。从而保证了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副食品生产。第二,为了保证实现各个城市人民公社副食品生产自给的要求,从有利于全面发展生产出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全面规划和统一安排。各个城市人民公社、分社都划有一定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全市除了有六个分社专业生产蔬菜外,其他一般分社也都根据具体条件设有蔬菜大队和蔬菜生产队,保证蔬菜供给。对饲养家畜家禽的场所,也都作了具体的安排。全市各个城市人民公社和机关、工厂、学校在市郊建立了大、中、小型不等的养猪场有八百多个。除巢湖、蜀山湖、永青湖等养鱼归全市所有外,其余三十七个小塘坝,总面积达二千六百多亩,都分别划给各个公社、分社和大队,作为发展养鱼基地。第三,开展大宣传、大动员、发动群众、一齐动手,大搞副食品生产。如6月中旬,全市各个公社动员了十一万二千多人次,趁雨后突击抢种黄豆等作物,充分利用了道路两旁、塘边田埂以及有些机关征而未用的空闲地,在一周内就抢种了黄豆七千多亩。第四,大搞协作,互相支援、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在各个公社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城市分社和专业蔬菜分社开展了大协作。蔬菜分社积极支援城市分社的家禽、种蛋、仔猪、母猪;城市分社也大力支援蔬菜分社的劳动力和生产工具等。如东市人民公社以生产蔬菜为主的东方红分社,最近支援该社内其他七个城市分社的雏鸡即有三千五百只,雏鸭一千四百只,并由公社畜牧场分配给七个城市分社母猪二十八头,帮助他们筹建饲养场。6月下旬,下了大雨后,东方红分社的很多菜地受涝,这时东市公社立即组织了十五部电动机,出动电工五十余人,职工三百多人,帮助他们抽水,菜地上的积水很快地被排掉了,蔬菜生产没有遭到损失。第五,建立制度,加强副食品生产管理责任制。根据蔬菜生产技术性较强,工作量较大的特点,为了实现更大的大面积丰产,在专业生产蔬菜的分社、大队和生产队内,普遍实行了“五固定”(固定干部领导、固定土地、固定劳力、固定肥料、固定生产工具)和“六包”(包工、包产、包质、包费用、包品种、包时间)的办法。在集体饲养家畜家禽方面,也都确定了专人负责,加强了饲养管理,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目前,全市各个城市人民公社为了更进一步地发展副食品生产,正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鼓足干劲,大搞家畜家禽的繁殖饲养、蔬菜的茬口安排,加工储藏、组织均衡上市等工作。
(中共合肥市委写作组)(附图片)
南京下关人民公社塘塘养鱼,亩亩高产。这是下板桥分社渔业专业队社员正在张网捕鱼   (新华社稿)马天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