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支援热——见闻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8
第8版()
专栏:

  支援热
  ——见闻杂感
  顾明
据说武汉是我国最炎热的城市,我们这次到武汉,才了解到这话一点不假。在武汉的傍晚和深夜,我们总会看到马路的人行道上放着一张张紧挨着睡满了人的竹床,在高楼的平台上也睡了人。我们来到武汉的时候,正赶上开展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群众运动。那种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支援热,实在比武汉夏天的气温还要高得多。
早在去年,湖北省各单位在支援农业抗旱方面,就做了许多工作。今年支援夏收插栽也做得很出色。全省化工企业在第一季度生产的化学肥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四倍。被人称为“一扫光”的高效杀虫农药,去年一季度只生产九吨半,今年一季度就生产了一百二十四吨。襄阳专区农业机械学校为公社培训技术人员。武汉市第四医院在支援农村时用大医院带小医院的办法,抽出了两套班子,到黄陂、安陆县工作。为了把支援农业放在第一位,中共沙市市委曾召开了全市支援农业的“万人誓师大会”。宋埠居民听到今年小麦面积大、长得好,需要更多的捆麦用的草?子的消息以后,就把自己家中垫床的稻草抽出一万二千多斤来赶制草?子。武汉市商业营业人员到农村边劳动、边宣传、边供应,做到吃的送到口,用的送到手。工人们一再向公社表示:“公社的困难就是厂的困难,有事只管叫我们干!”很多工厂都努力创造更多更好更适合“八字宪法”所需要的农业机具,满足农林牧副渔的各项需要,加速农业技术改造。
在支援农业的热潮中,大家充分发挥了“先人后己”、“见需要就帮”的风格,支援的技术力量也都是头等的。长江航运局支援农业的一位工程师到刘格公社后,把长期没有修好的两台抽水机和另外一台机器,经过千方百计,配了二百九十一件零件,使这些机器全部正常使用。武汉市各单位支援咸宁县技工七十二人,替咸宁县修配了动力机械,大大提高了县社工业水平。
各行各业忙的都是支援农业;大街小巷,议论的都是支援农业。我在参观湖北拖拉机厂、武汉机床厂时,看到他们厂里厂外堆满了已经装箱、上面写着某县某公社收的大批各式各样的机械,有的正在装车待发。在车间里,工人们也正在不顾高温,积极赶制排灌机械等农村中急需的设备。武汉市的很多工厂都和一定的地区建立经常的关系,实行厂社挂钩、对口包干、人人动手。哪几家厂包哪一个县:哪一个县由哪几家厂包,规定得清清楚楚。真是对象明确,责无旁贷。
大家都知道农业高速度发展,就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工业原料和副食品,来满足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需要;这样也就促进轻工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对生产资料的购买力,扩大重工业的市场。“一根藤上两个瓜,工人农民是一家”。工农业的关系就是相互支援、相互促进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党的一声号召之下,顿时全国就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城市支援农村的群众运动。真是做到了各行各业、男女老幼、人人动手,各尽所能,把支援农村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
离开武汉已经好几天了,可是那种轰轰烈烈支援农业的热浪,仍然在我的心头保持着。这股热劲,比起武汉炎热的天气给我的印象,是来得更深刻,更难以忘怀。武汉气候的热,在我们身上早已消失了,然而武汉,不,整个湖北人民的支援热,对我来说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