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切实保证优势兵力投入田间生产 小陶公社检查劳力集中、使用、出勤情况 大高义生产队发动群众讨论集中劳力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9
第2版()
专栏:

  切实保证优势兵力投入田间生产
  小陶公社检查劳力集中、使用、出勤情况
  大高义生产队发动群众讨论集中劳力问题
本报讯 福建永安县小陶公社在集中主力投入农业生产后,进一步检查了劳力使用情况。检查结果说明,部分生产队仍有分散使用劳力的现象。例如小陶大队第二生产队的七十名劳力中,用于林牧副渔业生产和后勤部门的劳力达三十二人,占46%,而实际用于粮食生产的劳力只有三十八人,占54%。而且把七、八个有插秧、犁田等技术的劳力调去搞副业、后勤及其他工作。公社党委通过对这个生产队劳力安排情况的调查,决定在全公社开展劳力“三查”运动,即查粮食生产战线劳力在农事大忙时是否达到80%以上;查劳力使用是否合理;查出勤率是否达到要求。通过
“三查”,进一步肯定了农业战线本身的劳力使用不集中、不合理是个普遍现象,于是党委从抓思想入手,组织社员讨论“为什么要以粮为纲”“怎样以粮为纲”等问题,使广大干部和社员明确了要以农业为基础,首先就要以粮为纲。通过讨论,许多干部和社员都认识了集中劳力大抓粮食生产的意义,因而,一致主张在夏收夏种大忙的时期,要拿出最主要的劳力来搞粮食生产,保证夏收夏种的全面胜利。
通过讨论提高认识后,公社党委按照“以粮为纲、带动全面”的原则,提出技术劳力归队,强劳力归队,对农林牧副渔各条战线劳力作了合理安排。首先根据季节的变化将一些可以不搞或推迟搞的生产暂停或推迟,腾出的一部分劳力加强粮食生产战线。例如全社副业战线原有劳力一千零十人,占农业劳力的14%。这些人搞的集体副业有烧石灰、砍毛竹、制纸、放木排、砍柴等十几项。这些副业生产按过去的习惯是农闲多搞,农忙少搞或不搞。现在重新安排以后,只留三百人坚持烧石灰、砍毛竹等副业生产,就抽出了七百人加强夏收夏种战线。其次根据推行工具改革的新情况,把林牧副渔各战线多余的劳力调整出来,加强粮食战线。例如全社原来负责养猪看牛的劳力有五百六十人,占农业劳力7.3%,大搞工具改革以后,可以减少到三百二十人,占农业劳力的4.3%。全社原来烧柴火的食堂,现在全部改为烧煤,光是搞柴火的劳力就节省出四百八十人,加上工具改革,提高劳动效率,炊事人员由原来的九百八十人,占农业劳力的13%,减少到六百八十人,占农业劳力的8.8%。
这个公社采取上述措施后,农业战线的劳力,迅速集中到粮食战线上来,参加夏收夏种和夏季田间管理的劳力达六千多人,占农业战线总劳力80%以上。由于劳力增加,夏收夏种速度加快,如小陶管理区收种劳力增加到86%后,日割早稻由三十三亩提高到四十七亩,日种番薯由十七亩增加到四十七亩。
本报讯 抓紧当前农业生产的黄金季节,全面管好春、夏播作物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劳力。河北吴桥县王瞳公社大高义生产队由于出色地抓好这一手,从而保证了生产的全面跃进。
大高义生产队男女整半劳力一百四十九人,耕地二千一百四十一亩,平均每个劳力负担十四点三亩。今年抗旱任务大,种植高产作物多,劳力十分紧张。大高义生产队的干部最先是坐在办公室里算账,结果越算越为难。党支部于是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群众讨论,并且提出了三个具体问题:(一)当前的农活怎样干?(二)这些活路需要多少工?能完成多少工?(三)缺工如何解决?讨论第一个问题时,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是生产上的黄金季节,干活一定要保质保量。经过算细账,全队在整个季度共缺工八千个左右。
这个生产队依靠群众的意见,在劳动组织上突出地抓住以下三点:(一)一百四十九名劳力,划分为四条战线。以农业生产为中心,投入劳力一百一十四人,占总劳力的76%;畜牧业通过并群和改革饲养工具,由原来二十三人压缩到九人;后勤战线大搞炊具改革,已实现了用水自流化,磨面碾米机械化和做饭蒸汽化,炊事员由原来二十九人减少到十三人;副业生产安排了十三名妇女维持生产。这样既加强了主攻战线,又照顾了其他活路。(二)按活定劳力,因人定任务,以保证劳力强弱、专长能量才使用,为了做到农活保质保量,还实行了按作业组为单位的包工制度。
(三)采取巧安排多面结合、整活和零活结合、整工和业余结合,以及上下工和运输相结合的办法,节约了大量的劳力。
由于社员干部同心协力,这个生产队在第二季度实际完成的劳动日达二万一千三百个,占全季计划用工数的112%。(附图片)
广东潮阳县贵屿公社的花生普遍生长良好,这是社员们在精心管理,力争花生丰收。 叶玉芳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