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发扬革命传统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9
第4版()
专栏:

  发扬革命传统作风
政委和水兵
一天,海军某军舰上的水兵们正忙着运煤,人群中,一个身材不高的中年人,穿着一身褪了色的蓝军衣,裤腿卷得老高,满头大汗,提着满满一筐煤,一边跑,一边笑着喊:“小伙子们,加油干呀!”
“这是谁?”一个新来的战士问。
“是我们政委嘛!”
“哦,政委!”新来的战士没有想到,这就是他们的首长闵凡义。他想:“首长们都和我们在一起工作。”于是不由得加起劲来。
闵凡义政委和水兵一起干活是常事,他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他的士兵。舰上大小工作,他不仅具体指导,而且亲自参加。舰靠码头,他帮着拖缆,清洁大舱,他帮着拉锅炉管,而且尽捡重活干。为了保证安全,每次航行,他都不下指挥台,协助舰长处理问题。晚上还照例值更。战士们劝他休息,他说:“这是条令规定,应该遵守。”
遇到困难和危险,闵政委总是打前阵。一天傍晚,海上刮起六七级大风,上级突然来命令,叫派小艇去执行一件紧急任务。战士听说有紧急任务,个个抢着报名。闵政委看着战士们一张张兴奋的脸,点了点头,然后又向海面望去,黑黝黝的浪头像起伏的山岗,浪头打在舰舷上,溅起的浪花像瀑布似地落了下来,冰凉的海水溅了他一脸。他扭转头来说:“让我去吧!”于是不顾大家劝阻,纵身跳进小艇。战士们站在舰头望着渐渐隐没在浪涛和黑暗中的小舰,心中无限激动。
闵政委热爱战士,非常关心战士们的进步,他和战士一块劳动、吃饭、学习、娱乐。每天都要到各班去看看,和战士们谈谈,了解每个人的思想、脾气,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帮助解决。有一次,他参加枪炮班拖缆,发现有几个战士技术不高,干起活来很费劲。晚上,他就组织战士座谈,结合白天操作总结经验。会上他还向战士介绍了自己的拖缆经验。
因为闵政委平等待人,关心群众,所以战士们都非常敬爱他,信任他,把他当做知心人,什么事,只要他说一句话,小伙子们就会像猛虎下山一般争先恐后地去干。
“老八路”作风
解放军驻新疆部队某部首长贾学义在战斗的年月里,曾经负过七次伤,左臂残废,左目失明。但是,他那种在革命军队熔炉里长期陶冶成长的“老八路”作风,却越来越强。
他工作在一个运输部门,每天除办公室工作外,总要抽时间到车场、下连队,每个哨兵,只要听到远远传来的脚步声,都可以辨出是首长来了。由于深入群众,战士的工作、生活情况,他都了若指掌,连队每一件新事物都逃不脱他的眼睛。比如他发现部队个别干部有跃进到顶思想,便到车场去了解群众反映,当听到驾驶员黄福义“早出车、晚收车、加强车辆保养多出车”的建议后,立刻和党委研究,把这个建议变为部队的战斗口号,掀起群众运动,大大提高车辆出车率。
他关心群众更是无微不至,经常利用假日探望分散执勤的战士。去年冬天一个雪夜里,他到三连查铺,看到两个战士蹬开了被子、坦胸露臂地睡着了,他便轻轻地给他们把被子盖好,关了灯。临走时,一再叮咛连的干部多查铺,不要让战士受凉。因为他一只眼睛残废,夜晚出外查铺时很不方便,但是他依然一个夜晚又一个夜晚外出查铺、查哨,看车场。
多年来,贾学义保持着“老八路”的优良作风,不仅对工作严肃认真,说干就干,今天的事决不拖到明天,而且在生活上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贾学义是当年八路军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的生产模范,如今他仍然不失当年劳动模范的本色,部队进行农副业生产,他挥动着一只右臂和战士一起种地;部队炼钢,他又通宵战斗在炉旁。战士们说:首长的旺盛的革命热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战士的好连长
在铁道兵某工地上,不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大雨倾盆,都可以看到一个身材高大、体魄健壮的干部和战士一块劳动。他就是某部九连的连长李凤祥。
提起李连长,每个战士都能说出许多感动人心的事情。
有一天,九连在一个山上爆破,一个新炮手点着了导火索,因为心慌,跑得过急,一只脚夹在石头缝里,跌倒拔不出来。雷管冒着青烟,炮眼看就要响了。这时候,李凤祥毫无畏惧地跑上前去,帮炮手拔出脚来,背着就跑。还没跑出危险区,轰的一声,炮响了,大批石头飞上高空。李凤祥急忙把背着的战士放下来,并且用自己的身体遮挡住他,直到炮响完了,才从泥土中爬起来。
又一次,九连在修建西洋江大桥。一天夜晚收工以后,突然暴雨倾盆,江水骤然上涨,工地上的发电机被洪水淹没了一半,随时都有被水冲走的危险。这时,李凤祥正好来工地巡视,他看到以后,立刻跳进冰凉的水中,用绳子把发电机绑住拴在一棵大树上,然后跑回去,把战士叫起来。战士们看到淹在水中的发电机,个个争着下水去抬。但是连长爱护士兵,下令不准随便下水,自己带着几个班长,跳下水去,把发电机抬上岸来。
李凤祥不仅爱护和关怀战士无微不至,他工作起来经常是废寝忘食。在连队架桥施工中,他和战士一起扛枕木,绑钢筋,摇绞车。哪里任务繁重,就到哪里去。由于连长带头劳动,战士们干劲越来越足,他们说:和连长在一起,干再重的活也不觉得累。在他的带动下,连队一次又一次地提前完成任务,多次受到上级党委的表扬。
李凤祥对战士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忘我的劳动给每个战士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大家称他“好连长”。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