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长篇小说创作的新收获——读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19
第7版()
专栏:

长篇小说创作的新收获
  ——读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
  李希凡
柳青的新作长篇小说《创业史》是反映我国农业合作化的一部优秀的作品。这部作品在思想艺术上的成就,完全可以和1958年以来的几部优秀长篇小说并驾齐驱,是
目前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新的收获。
《创业史》的成就,首先在于:深邃地、广阔地、有说服力地展示了五亿农民的历史命运和必然走向集体化的生活方向。
从小说的情节来看,并没有离奇的穿插,曲折的故事,它只是描写了陕西终南山下一个村子土改后的农民生活,甚至只是围绕着共产党员梁生宝所领导的一个互助组的巩固和发展,展开了那激荡整个农村的新的斗争生活的场景。然而,围绕着这个互助组的斗争,却是全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一个缩影。
小说的主人公梁生宝在解放前的生活遭遇,成了作品开头所引的《创业难》这个概括了千百万农民血泪奋斗史的乡谚的活的写照。由于饥荒随着母亲逃难的幼年的梁生宝,在终南山下的下堡村被继父梁三收留了。他承继了梁三老汉的勤苦“创业”的衣钵,熬长工,作佃户,“创家立业的锐气比他继父大百倍”,而他所得到的劳动果实,却还是拉丁、卖牛、退地,最后只好为了逃丁钻终南山,残酷的生活所给予他的命运,一点也不比被生活压折了腰的继父强多少。年轻的梁生宝所以没有始终如一地重复梁三老汉的生活道路——个人发家致富的道路,那是由于解放了的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把他引上了新的集体化的“创业”的道路。同是一个“创业”,可以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一个是“创”个人发家致富的资本主义之“业”,一个是“创”集体幸福的社会主义之业。
旧社会的贫苦农民的“创业史”,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创业”,而是劳苦史、饥饿和耻辱史。这样一部饱含血泪的创业史,在梁三老汉和少年时代的梁生宝以及任三、王二直杠的遭遇里,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反映。退一步说,即使有个别的农民创业成功了,那也是富了一家,穷了千户。这样一本血泪史,虽然在土地改革中受到了清算,——剥夺了封建的土地所有权,粉碎了建筑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反动政权,却还不能完全杜绝产生它的经济上的根源,因为土地改革的土地再分配,虽然部分地满足了贫雇农土地和生产工具的要求,其解放生产力的性质,并不能超出给自发经济开辟道路的范围。而劳力少人口多的贫农任老四,却不能不由于欠下了大户的债务,使得他在生产上“鼓足了的那股子劲头,一下子撒了气”。即使有很高阶级觉悟的贫农高增福,虽然在政治上是当家作主,成了乡人民代表,但是,经济上的“倒霉”命运,却没有根本改变。不错,土改时,长工高增福,确实分到过六亩稻地,1951年春天,靠了人民政府的耕畜贷款,他还买过一头小牛,就这样开始了他的翻身后的创家立业的奋斗,可是,“没料想刚刚一年,女人因为难产猛的一死,又把他掼倒了。”耕畜贷款分文未还,而耕牛也为了埋葬女人卖掉了。他带着四岁的娃子才才,过着一半男人一半女人的生活……尽管高增福“的出身已经给他精神上,注入了一种特别的素质,使他能够用咬牙的沉默,抵抗命运给他的一切打击”,然而,有谁能够从高增福的痛苦奋战里,看得到创立出家业的幸福生活的远景呢?在这条旧的创业的道路上,只能看到富裕中农郭世富和富农姚士杰,又开始了他们的新的创业活动——郭世富的新瓦房又架梁了,姚士杰“站在砖门台上,双手叉着粗壮的腰”,又“显出一种恢复起来的威势”,劳力多土地好的新富裕中农郭振山,“1949年的老共产党员,在村里享有最高的威望”,可是,现在富裕的经济条件却驱使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说话的神气和他的笑,都表现了他变富了,“不再能体会困难户的心情了”,发家的狂热淹没了他的共产党员的品质,他在追赶着郭世富和姚士杰……激烈的阶级斗争,阶级分化,在肉眼还不能完全觉察的地方又开始了。劳力少耕畜少的贫农,在走着继续贫困的下坡路,高增福的互助组垮台了,而他的没有骨气的哥哥高增荣,却在和姚士杰搞“互助”,阴险的姚士杰还放出话来说,只要高增福这个斗争过姚士杰的人愿意,也可以和姚士杰搞“互助”,他姚士杰绝不记仇。贫农当权的天下,似乎又可以在他富农的脚下发抖了!
难道在解放了的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在贫农面前的,还有死亡的绝路吗?这当然只是姚士杰的妄想。互助合作的道路,给广大贫苦农民的富裕生活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梁生宝互助组的创业史,尽管还是在小农个体经济汪洋大海的包围下,遭受着自发势力和与社会主义为仇的富农的不断的袭击,可是他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生命力极强。它终于由于共产党员梁生宝的坚持,依靠了党的领导,依靠了集体的力量,战胜了一切困难,为广大农民树立了前进方向的标帜。这个“穷棒子”互助组,正像毛主席所称道的那个“给贫农壮了胆”的“五亿农民的方向”的王玉坤的合作社一样,经历了严重的斗争,守住了阵地,发展了集体事业——把互助组发展成了农业合作社,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立了新的基地。
《创业史》的成功,就在于它比其他作品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这两条道路斗争的复杂面貌。这里有和旧的阶级又开始了的新的斗争,有新的阶级分化的斗争,有新旧意识的斗争,而这一切斗争,又都交融在两条道路斗争的激流里。
当然,《创业史》作为一本小说,它的一切艺术力量、思想力量,都是集中体现在丰富的艺术形象的创造上,尖锐的阶级斗争,各色各样的人情风貌,也是凝结在不同人物、不同性格在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的艺术形象里的。《创业史》作者很善于把复杂的阶级斗争在人物精神上的反映,交融起来进行细腻的描绘和剖析,从而突出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甚至同一阶级、同一阶层只是遭遇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性格。读过《创业史》,合上书想一想那些给你留下生动印象的人物,个性都是很鲜明的。凶狠而阴险的富农姚士杰和貌似和善脑子里却充满了损人利己念头的老富裕中农郭世富,在性格和精神面貌上,被作者挖掘得非常深刻,而又有着显著的不同,黄堡集卖麦的一节描写,不就足以使郭世富的性格永远留在读者的印象里吗?同是保守观念很浓厚的老农民,王二直杠和梁三老汉的性格,又有多么显著的不同啊!王二直杠顽固、保守的性格特征,通过他的惨痛的身世遭遇所形成的悲剧的人生哲学和新的社会现实的矛盾,得到了生动的反映,而梁三老汉的性格特征,却是一个带着沉重精神负担的小私有者的写照。他们有共同的性格特征,却也表现出鲜明的不同的个性。由于作者善于从阶级斗争中精雕细镌地剖析人物精神活动的现实主义的表现力量,因而那怕是性格纹路上的些微差异,也逃不出他的艺术雕刀。
在这些人物里,梁三老汉和郭振山的性格,更具有深刻的时代典型意义。
梁生宝所走的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和郭世富所走的资本主义道路,究竟哪一条是幸福之路呢?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的。传统的习惯势力促使一小部分贫农在一开始的时候依恋郭世富道路而不自觉地反对合作化,梁三老汉就正是这种人。
现在被生活压折了腰的梁三老汉,也曾经有过“蕴藏着充沛的精力”的“强壮的体魄”,继承了他爹“世事铲不平”的遗训,埋头创业,但是,“接连着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于产后风。他不仅租不到地了,就连他爹和他千辛万苦盖起的那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了,自己仍然孤独住在他爷留下的草棚屋里。”收留了生宝母子重新成家的梁三,也曾又燃起了创业的希望,跑终南山扛椽、背板、担炭、砍柴,梦想着重新买牛、租地、种庄稼,但是,十年过去了,“家业没创起来”,“五十多岁的梁三老汉累弯了腰,颈项后面肩背上,被压起拳头大一块死肉疙瘩……再也没有力量进那终南山了”,不过,十四岁的生宝已经开始能接替他勤苦创业的梦想了,而且生宝创业的劲头比他还大得多。然而,结果仍然是惨重的失败。创家立业的事在梁家不再被提起了,直到解放以后土地改革才给梁三老汉的命运做了重新的安排,像梦一样十来亩稻地分到手了。这超出老汉人生哲学的事件,曾经怎样震撼过他的灵魂啊!于是,创家立业的梦想,又在他的“干瘪的身体”里复苏了,而且比之过去现实和明确得多。三间上房东西两厢的三合院,暖暖和和厚实的棉衣裳,“猪、鸡、鸭、马、牛,加上孩子们吵闹”的庄稼院——实际上是富裕中农或者富农的生活世界,是多么诱人地在吸引着梁三老汉啊!然而,现实又粉碎了他的“梦想”,在老汉看来,这一次使他绝望的,不再是生活,而是他的儿子生宝。这个曾经是“那样机灵的小伙子”,“种租地立庄稼时的那个心,好像被什么人挖去了,给他换上一个热中工作的心”,“当听说生宝入了党的时候,老汉受了沉重的打击,在炕上躺了三天……。”从此,土地改革以后新的阶级斗争的风浪,也冲进了这曾经是“土拨鼠一样静悄悄”的和美的家庭,一向相信命运安排“平静而且心服”的梁三老汉,现在为了儿子生宝走合作化的道路,而恼怒得大发脾气了!于是,尖锐的矛盾在这父子两代的日常生活中间展开了。但是,梁三老汉的“劳动者的善良”,“被剥削过的痛苦记忆”,“受过压迫的心灵”,又终究使他不同于富裕中农,也不同于虽然是共产党员却在走着富裕中农道路的郭振山,而使“他知道:他自己在精神上和王书记、党支书、生宝们挨近着哩”,所以在生宝的思想影响和铁的事实的教育下,老汉转变了,这个转变不仅表现在他信服了这“像终南山一般摆在眼前”的合作化优越性的“现实的世界”——他的要穿一套崭新棉衣,“暖暖和和”、“体体面面”的梦想,不是由富裕中农梁生宝实现的,而是由灯塔社主任梁生宝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这个“一辈子生活的奴隶,现在终于带着生活主人的神气了。”
不错,类似梁三老汉这样的人物,在其他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作品里也出现过,但是,真正能够深刻地从生活和精神面貌上表现出它的典型意义的,却应该说这是《创业史》的一个杰出的成就。作者把梁三的简史写在《题叙》里,把梁三和生宝在走合作化道路上的矛盾,放在开宗明义第一章,以“梁三老汉草棚院里的矛盾和统一”作为构成农村社会主义革命这部“生活故事”的引线,而且是以梁三与生宝的“矛盾”始,又以梁三与生宝的“统一”(第一部)终,作者的寓意是非常明显的。作者是企图通过这父子两代的形象,表现出新旧创业史的主人公们生活和精神上的鲜明的对照,否定旧的,肯定新的,应该说,梁三老汉的形象有说服力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不过,在《创业史》里,两条道路的斗争,并不完全反映在生宝和梁三新旧两种思想的性格冲突里,更重要的是反映在郭振山和生宝的两种典型性格的鲜明对照上。精明干练、精力充沛的共产党员郭振山,是有过光荣的过去的——“当土地改革的风浪涌到动荡不安的下堡村的时候,他曾经是蛤蟆滩的第一要人”,“他的热烈的言词和大胆的行动,反映着穷佃户们的渴望土地和生产条件的意志”,就这样,他成了土地改革运动中的骨干分子,享有全村最高的威信,而且一直置身于村的行政领导地位。可是,郭振山经不起生活和历史的考验。抱着推翻地主分得土地争取个人解放的目的参加了共产党的郭振山,当农村革命已经深入到合作化的阶段,像每一个蛤蟆滩的庄稼人一样,必须回答生活向他们提出来的这新的问题——走什么样的道路,是走个人发家致富的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集体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尤其是共产党员必须立即回答的问题。刚强的郭振山,虽然懂得,“离开了党,他就重新只剩下一个高大的肉体,能扛二百斤的力气,和一个庄稼人过光景的小聪明”,离开了党,仇人姚士杰会往他脸上撒尿呀!他时刻警告自己:“只要和姚士杰居住在这同一行政村,就永远也甭离开党,姚士杰和他的仇恨,在两人同时都在地球上活着的时候,是解不开的。”但是,郭振山和党也就只有这样一点点精神联系啦!富裕中农发家致富的强烈欲望已经渗透了他的灵魂,强有力地把他拖向背离党的方向上去。不错,他有时也是乐于服从政府的政策法令的。看看他向改霞宣扬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远景,那种饱满的政治热情,不也表明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觉悟吗?可是,只要一具体到他自己的“光景”,那资本主义的自发狂就要争夺他的共产党员思想的位置了。“1953年是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却是郭振山创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他是从1951年就开始了。”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是赶上郭世富……所有这一切,“有几千年历史的庄稼人没出息的那部分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思想,就不能不在郭振山的灵魂里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更主要的是,他所要走的道路在现实生活中就不能不和梁生宝所代表的党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合作化的道路发生尖锐的冲突。尽管第一部的结尾,在统购统销的工作里,郭振山似乎又回到了党的立场上来,而且由于梁生宝互助组的胜利,郭振山也“积极整顿官渠岸的互助组,追赶梁生宝”,然而,郭振山想使自己的灵魂从发家致富的欲望里拔脚出来,却已经是不大容易的事情了!他和梁生宝的性格冲突,将会随着合作化的发展日益深刻化。在《创业史》也是在许多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作品里,郭振山是一个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典型意义的性格——一个体现了新中农的两重性的艺术形象。
在《创业史》里成为时代主人公的,当然,既不是梁三老汉,也不是郭振山,而是农民中间的那些先进分子,无论是具有强烈阶级感情的贫农积极分子高增福,还是鲁直的有万,美丽的改霞,正在成长中的新型的有知识的少年农民欢喜,尽管他们也经历着严酷的生活斗争或者短暂的思想苦闷,但是,正是他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照耀着农村生活前进的道路。《创业史》不仅提供了一组性格鲜明的自发势力的代表人物和落后农民的典型形象,更为出色的,是创造出这样一批焕发着夺目光采的正面英雄形象,这对于体现《创业史》的伟大的主题,显示了巨大的作用。而处于这些人物群像中心的,是那个坚决领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青年共产党员梁生宝的形象。梁生宝代表着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新的力量、新的思想。朴实、丰满,渗透着革命浪漫精神。尽管梁生宝还是生活在农业合作化的初期,但是,共产主义的风格,已经在这个青年农民身上生根发芽了。不错,梁生宝也继承过梁三老汉的那种劳碌终生创业发家的梦想,可是,他很快地从因袭的重荷中解脱出来。那痛苦的旧的创业史,没有给他造成什么精神上的严重负担,相反的,这对他是很好的生活磨炼,他挤出了自己的血汗,尝过了这旧的创业的残酷的教训,当他一投身到党所领导的事业中来,党的教育很快就唤醒了他的作为一个劳动者的坚韧、勤劳、善良、朴素的品性,提高了阶级觉悟,接受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光荣地成为一个共产党员。
生活在新的土壤里的梁生宝的新的性格特征,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反复的多方面的突出描绘。作者为了突出这个光采的性格,对他的出场也做了精心的安排。尽管《创业史》从第一章开始,就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到了梁生宝的身上。但是,梁生宝的正式出场,却是在第五章。这时发家的狂热,自发势力的兴风作浪,贫雇农在春荒中的痛苦挣扎,以及由于活跃信贷而引起的斗争,笼罩着整个蛤蟆滩。在这样十分困难和乌烟瘴气的氛围里,作者通过买稻种割竹子的章节,突出地刻划了这个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的性格。他的坚韧顽强、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风格,是和他从梁三老汉那里继承来的朴实、勤劳、正直的品质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他的光采性格的新的特征,交流在中国农民传统的优良品格里,显示出这个人物真正是从丰厚的社会主义农村土壤里生长出来的领袖,富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总之,无论是从《创业史》的思想水平或者是艺术成就来看,它都表现了丰富的独创的特色,不愧是我们当前的文学创作中反映农业合作化的最优秀的作品。而熟悉柳青创作的人,读了《创业史》,也会具体地感触到,作家柳青同志,又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