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总结群众经验,研究人工林速生丰产规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20
第7版()
专栏:

  总结群众经验,研究人工林速生丰产规律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 朱济凡、王战、冯宗炜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十年来全国造林面积达四千四百万公顷(六亿六千万亩),相当于我国解放前森林面积的46%。在轰轰烈烈的全民造林运动中,广大群众创造了丰富的造林经验。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大力开展林木速生丰产运动的同时,全国各地先后发现了很多丰产林,南方杉木十年、八年甚至六年成材;桉树、苦楝五、六年成林;北方也出现五、六年成材的杨树和泡桐。一向被人认为生长很慢,不易栽植的红松,在辽宁省草河口一带三十年生每公顷木材蓄积量高达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这些林木快速丰产的事实,更加鼓舞了广大群众造林的热情和信心,打破了林学上的很多旧理论,冲破了过去人们认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造林成材起码几十年,远水不解近渴”,“树木慢生”等陈旧观念和迷信。
总结群众的这些营林经验,并把它提到理论的高度,来阐明人工林生长发展的规律,特别是速生丰产的规律就能使我们在造林之初就有预见性,避免错误,并促进林木速生丰产。这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人工林和天然林不同,人工林是在人类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经济需要培育出来的。它有明确的生产目的性。人工林从造林起,一直到采伐止,整个林木的生命过程,始终是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所以说它是劳动的产物。而天然林是自然演替的结果。尽管天然林也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人为活动影响,但毕竟与人工林不同。天然林形成过程中的自然演替,常常不能适合人们的经济要求。例如天然红松林从老一代森林,恢复成新的一代壮林,中间经过一、二代阔叶林,约需一百二十年到一百五十年。而人工造林,针叶树十年到二十年就能成林,阔叶树更快。天然林中林木参差不齐,林木之间距离远近不一,这是天然更新下种量、下种机会不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工林由于通过人对种子或苗木的选择,对林木株行距的有效控制,林相整齐,每株林木都得到差不多的营养面积,整个林子的生长和发育就比天然林好,生产力自然要高。大力营造各种人工林,不但能提供社会主义建设大量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而且也是符合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的要求。
我国幅员广大,树种丰富。营造人工林,首先要选择适宜树种,摸清树种的习性。树种习性主要是指树木对气候、土壤等的要求。这方面群众经验很多。湖南会同林农有一句话:“当阳茶、背阴木”,这是指油茶适宜向阳、光照充足的较干燥的山坡,杉木适宜于半阴或背阴的湿润山坡或山洼;北方群众有“沙杨泥柳”的说法,这是指杨树适宜于沙质土上生长,柳树适于粘质土上生长。几乎各地都有类似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说明,每个树种都有它所要求的立地条件。知道树木习性后,就能避免把树木栽在与它不相适应的地方,保证造林成活。但要使林木速生丰产,还必须加上其他措施。
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经验非常珍贵,应该认真总结。在这方面,我们有如下的体会。
一、群众对培育林木的一切措施,都是为它的良好生长和发育创造条件,使措施与树木的习性相适应。这在南方杉木林区最为突出。那里的群众都知道,良种壮苗是造林成功的物质基础。他们对采种母树选择严格,山洼的杉木林生长最好,但光照少,湿度大,种子质量差;一般采种是选光照充足的山坡地上结实多、种子丰满、壮龄而无病的林缘木,或林内生长好的散生木,不采火烧木和孤立木。这不仅是重视林木种子的良好遗传性,而且也考虑到今后成材的环境条件,从森林群体出发,而不是从单株树木的生态条件出发。这是很科学的。育苗时,与一般苗圃不同,他们采用山间育苗,选排水好、坡度不大的老荒山(杂木林土壤)进行烧垦整地育苗。老荒山土壤病原菌少,天然肥力高,加上烧垦,等于一次消毒,而且增加磷钾肥,也改善了土壤物理条件。山地日照短,湿度较大,能避免苗木干旱与日炙,使它不致得病,并健全粗壮,成活率高,生长好。群众对宜林地的选择,还根据树种习性,来改变立地条件。如南方山坡陡短的山地,群众植杉时,根据杉木要求水分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特点,采取改变立地条件的很多有效措施。湖南有“扎排山”,是在采伐迹地上火烧清理后,将遗留的大枝条、小径木沿坡横架于树桩上,形成一条排山,排山上方填茅草和枝叶,然后挖土,将土块和细泥堆在排山上,对防止冲刷、保土保水作用很大。“保土埂”,是将小树根、草根等沿坡成水平堆集起来,每隔一、二丈设置一条,避免水土流失,此外尚有“筑梯埂”、“闭腰门”等方法。贵州锦屏的杉木丰产林,原来坡度较大,成林后在行间改成梯土形,使水分条件更有利于杉木生长。由于群众在摸清树种的习性基础上,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改变了立地条件,使原来立地条件不利的变成有利的,林木生长不良的变成生长良好的,创造了丰产条件。
二、群众对各项栽培措施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精神。群众所营造的速生丰产林经验,都是根据立地条件,经济要求不同,采用不同措施的。例如南方杉木人工林区群众非常了解地形与气候、土壤、水文的关系。对杉木来说,以山洼(山湾)地最适宜,山坡次之,山脊(山顶)最差。在造林密度上,群众不是千篇一律的,条件愈宜的株行距大,株数少;条件愈差的株行距小,株数多。因地制宜有利于林木及早郁闭和正常生长。栽植方式上也是如此。在平坦山洼地上采用四方形或长方形,而在山坡地上采用三角形,合理利用土地,而又考虑到水土保持。根据我们调查,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同样是山洼黄棕色粘壤土上),相同林龄(十九年),林木总蓄积量也相仿的两块快速杉木林,由于经济要求所决定的培育目的不同,反映在林木栽培措施的造林密度和抚育强度上,也都不同(见下表)。培 育目 的林 龄造林密度(株/亩)抚育强度平均树高(米)平 均胸 径(厘米)蓄 积 量(立方米/公顷)房椽材19170中度17.014.2350板 材1970强度16.723.3373.5
上面列举的几个例子,证明群众在营林的实践中,掌握了森林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根据在不同条件下所反映的特点,按照人的需要,灵活地来调节它。这样因地制宜的精神,完全符合于林型学说的基本理论。因此,总结群众的营林措施和丰产经验,不仅加速了森林事业的发展,而且丰富了我国林型学的理论。
三、群众营造速生丰产林中“林粮间作”的经验,是人工林结构的一种创造。我国南北各地群众所营造的各种人工林,特别是经济林,长期以来,就有一套完整的“林粮间作”(或称农林间作)的经验。皖南山区有一首民谣:“单种树木不合算,混种桐粮一举干,秋收玉米和桐籽,树木长得赛旗杆”,充分表达了林粮间作的好处。林粮间作的产生,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了天然林的森林生长和发育规律,从林木与林木之间,林木与其他层次的植被之间的互相关系中,所找出的适合经济要求和生产需要的一种造林形式。事实上,林粮间作中除了农与林间作以外,还包括了生态习性不同或寿命长短不同的林木混交或轮栽,如杉木与油桐,杉木与油茶,杉木与马尾松等等。有的地区实行林木与药材间作,如油茶与白术间作等。林粮间作使同一块地上在相同或不同时间内能生长适合人类生产需要的各种植物,不但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肥力,并且由于耕作管理改善了土壤物理条件和植物与植物之间的互相补益,更加促进林木的生长。事实证明,造林时采用林粮间作的比不间作的生长要好。根据广东省林业厅在西江林场调查(1958),在1955年各种立地条件上所栽的杉木林,无论树高和根径,林粮间作的比不间作的均高出一至五倍。如在山腰上,林粮间作的一般高一百四十三厘米,根径三点八厘米,不间作的一般高三十七厘米,根径零点六厘米。又如根据在陕西子长县冯家庄洋槐人工林调查(1959),四年生洋槐人工幼林林粮间作的树高四百五十厘米,根径五点四厘米,不间作而抚育三次的树高三百九十厘米,根径三点三厘米。当然在选择间作作物上,必须两者没有竞争。互相有利更好。因此总结群众林粮间作经验,查明不同间作物之间的生态生理关系,为各树种提出不同时期、不同立地的条件下最宜的间作物,是很重要的。从林粮间作的丰富经验中,说明群众考虑人工林群体的组成部分,不是仿效自然,而是有明确的生产观点。它启发我们更好地利用不同的林木、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及其他资源植物,来创造比天然林内容更为丰富、生产力更高而且稳定的人工林。
在广泛总结群众经验,研究人工林的生长和发育规律的同时,也应该对现有的天然林和广大无林区或少林区的孤立木和小片林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这些森林中林木与林木之间,林木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和它们的生长规律,有助于我们在从事各种造林设计时,对树种选择、混交方式以及预计将来林木的生产力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特别是在过去一直未长过森林的地区,如干草原、各种砂丘地的造林工作,更有指导意义。东北辽宁章古台砂丘造林的实践证明,1954年在干燥砂丘上,当它还在流动的时候,栽植杨树,效果不坏。一旦固定后,杨树不但不长反而枯梢,到现在还是一米来高。而在同样砂丘上栽植的樟子松,尽管生长稍慢,但愈长愈好,超过杨树。砂丘上营造樟子松人工林的成功,也不是碰巧的,它是同研究了内蒙古海拉尔砂丘上天然樟子松林生长和发育的规律分不开的。
现在全国各地正大量建立各林种的林业基地,大搞社办林场,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这就给研究人工林的速生丰产规律创造更有利的客观条件。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一方面总结群众营林经验,一方面进行定位研究,应用现代生物科学中生物物理等新技术的成就,从林木群体生态生理方面来阐明林木速生丰产的实质,确定林木不同时期对光、热、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要求,更有效地控制林木生长,达到高额丰产。我们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总结群众营林经验,一定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点的速生丰产的森林学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