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计划用粮生活好——陕西烽火公社崖底新庄食堂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21
第3版()
专栏:陕西通讯

计划用粮生活好
——陕西烽火公社崖底新庄食堂介绍
景铭 袁宗 俊祥
陕西乾县烽火公社崖底新庄食堂管理员、共产党员王广禄同志,一片丹心为食堂。他,三年如一日,坚持党的立场,依靠群众,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办起了一个好食堂——让社员吃的饱,吃的好,又省粮。省委书记的启示
1959年6月,夏收刚开始的时候,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同志到崖底新庄检查工作,张书记和社员们一起吃饭中,夸奖了这个庄的食堂办得好,接着问管理员王广禄:“这样吃会不会超过口粮指标?”“能超一些。”“超多少呢?”“半月超了三百多斤。”张书记告诉他说:粮食超吃会影响食堂的巩固,要想办法做到吃饱、吃好,又省粮……。张书记的话深深地在王广禄同志的思想上扎了根。
广禄同志送走了张书记,就钻进厨房,和炊事员一起研究改进饭菜,寻找和堵塞一切浪费粮食的漏洞,订出了详细的节约用粮计划。贫农、下中农双手拥护,说这才像个过日子的样子。一些富裕农民却极力反对这样做,说什么食堂克扣人,甚至骂广禄不懂人情。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使贫农出身的王广禄想起了很多往事:解放前,每当麦子打下来,村里的地主、富农凭着放账、雇工得来的大堆粮食大吃大喝,贫农却精打细算地吃粮。想到这里,广禄节约用粮的意志更坚决了。
到8月底,食堂在确保社员吃饱、吃好的基础上,把6月份以前超吃的九百八十多斤粮食的亏空补齐了,还节约了四百斤;到年底,一共节约了三千多斤。今年春上,没在食堂吃饭的一些社员把主粮吃光了,食堂里上顿下顿吃的还是麦面蒸馍、白面条。退出食堂的社员自动回来了,从来没入食堂的四户社员也进了食堂。
依靠群众顶住歪风
1959年秋季,崖底新庄食堂已经是全县知名的好食堂了。谁知,就在这时,食堂门口出现了三张匿名的大字报,说什么食堂有“三浪费”,“办食堂红火了管理员、炊事员”等等。看了很令人生气。这时,大队党支部书记提醒王广禄:这不奇怪,食堂是人民公社的心脏,反对公社的人首先会反对食堂,反对管理人员。这只是极少数,不信你去问问基本群众……。广禄按照支书的意见,访问了一些贫农和下中农,征求他们对食堂的意见和看法。贫农老太太张玉莲听说有人攻击食堂的事,气得拍着自己的胸膛说:“食堂是我的命根子,谁要退谁退,反正我家要在食堂吃饭。”一场要不要食堂的辩论迅速展开了。经过辩论,擦亮了人们的眼睛,提高了阶级觉悟;把大家团结在食堂和王广禄的周围。
为了把食堂继续巩固、提高,王广禄和炊事员们商量,决定建立家底生产。他们首先从养猪下手。为了把这件事办好,广禄和炊事员牺牲了休息时间,割青草,摘树叶,找代饲料,好容易把猪养大。不料,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不几天,猪得了疫病,死得只剩下一头了。按照广禄的想法:母猪生小猪,小猪长大猪,半年后就是一大群,完成了国家计划,每隔一月两月杀上一头,好叫社员改善改善生活。如今猪死了,理想落了空。广禄是个顽强的人,他活了四十多岁,没有怎么伤心过,这时却难过得差点哭出声来。
猪的死亡,是个很大损失。贫农、下中农又给广禄撑腰了:“广禄:猪是人养的,死了六头,咱再养十二头。”这是贫农张玉莲的劝告。“广禄:不要耽心没钱,只要你搭声,要多少,有多少……。”在群众的支持下,到11月底,食堂猪圈里又有了二十一头猪。
改革炊具节省劳力
崖底新庄食堂越办越好,只有一点美中不足:炊事工序多,活重,占用劳力过多。一百多人吃饭,做饭的炊事员就有七、八个。这怎么能行?王广禄又把改革炊具的担子担了起来。他把公社给的一架炼钢铁用过的手摇鼓风机,拿到木器铺改装,但没有成功。这又引起一些人的议论:人家木器铺“上八仙”都没改成,你那个一窍不通的“下八仙”还想咋?广禄听了很生气,他赌气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动脑子,大家想办法,“下八仙”也能胜过“上八仙”。
话虽然这么说,困难也确实不少。改装鼓风机需要很多器材,队里几乎没有一件,广禄就把自己家里仅有的滚珠拿了来,社员杜清云也拿来了铁轴。他俩叮叮当当干了个通宵,一样一样研究,一件一件改进,改了试,试了改,到第四次试验时,风就呼呼地吹起来了。
脚踏鼓风机改装成功,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接着一个人人为炊具改革献策、献计运动开始了,不到一月,从压面、切菜、用水等十四道工序,全部实现了半自动化。在食堂吃饭的人,增加到二百多人,但炊事、管理人员只有四个。
计划用粮节约用粮
夏收结束了,口粮分配到了食堂,如何更好地安排好群众生活呢?落在管理员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麦子刚打下来,广禄就根据节约用粮、计划用粮的精神,对今年的粮食作了安排:夏粮要接住秋粮,还要留到明年麦收下来。这时又有一些富裕农民表现只管今天,不管明天,吃完粮食靠国家的思想。广禄马上领导社员批判了这种不正确的思想,使大家认识到节约粮要从囤顶做起。思想问题解决后,他便让群众讨论如何按口粮标准安排今后的用粮,做到吃饱吃好又节约。讨论中,群众出谋献计,找出许多节约用粮的好办法。有人说:只要调剂好,搭配谄,既能省粮,生活也改善了。他就根据群众的意见,活重时,吃好些,多吃些;农活稍闲时,节约一些。有一天,食堂吃了一顿干面,多用粮二十斤,在一个阴天活闲时,食堂吃了一顿热热和和的连锅面,就省出四十五斤粮,社员都满意地说:干稀搭配好,吃好又省粮。有的说:逐日核算,算了吃饭,人人算账,心里亮堂。
广禄知道,要进一步改善社员生活,一定要大力开展家底生产,保证社员吃到足够的蔬菜和副食品。夏收后,他除了种好十五亩菜地,还在玉米、棉花地里套种萝卜、白菜等三十亩,计算一下,今年可收六万斤蔬菜,四时八节,社员都能吃到富有营养的新鲜蔬菜,也能节省粮食。食堂的猪、羊、鸡等家畜家禽,除满足国家收购任务,平均两月杀一头猪或羊,调剂社员生活。
广禄刚把计划安排妥贴,又钻进灶房,不几天,就和炊事员合作,用“主粮巧做,干稀搭配,粮菜混合,主副调剂”的办法,做出了五、六十种十分可口又省粮的好饭。还采取长计划、短安排,每七天订一次饭谱,多做社员最喜爱吃的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