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一门忠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23
第8版()
专栏:

“一门忠义”
林旭
7月19日人民日报第四版上,有一篇生动的报道,写的是江苏溧阳县上兴公社建盟大队上街生产队长刘锁金“全家红”的模范事迹。
刘锁金的一家,是革命的一家,是全心全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家。他们兄弟姐妹六人,个个都是坚决彻底的革命者,是踏踏实实的促进派。他们全家人一心为集体,胸无半点私。他们样样工作走在前头,做在前头,为党的事业冲锋陷阵,经得起风雨,顶得住困难。他们一家人的身心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对于刘锁金的一家,人们称赞说,真是“一门忠义”。
看到刘家的“一门忠义”,使人想起了我国历史上许多关于忠义的故事。
北宋出了一门“杨家将”,被人们传颂至今。杨家四代男女老幼献身保卫祖国,抵抗外族侵略,从杨继业一直到杨文广,绝大部分都是勇敢忠贞、坚强不屈的民族英雄。然而,杨家的“一门忠义”,不过是“忠于君,义于友”的忠义,那老令公碰死在李陵碑,杨大郎代主丧身,都是这种忠君思想的表现。历史上比这种“一门忠义”更进一步的是《水浒传》里的梁山英雄们。
梁山泊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大聚义,他们在“忠义堂”前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发誓要推翻大宋皇室。广义地说,梁山泊山寨里大体上也称得上是“一门忠义”。其中最突出的,大约要数李逵了。李逵是一团仇恨和反抗的烈火,是一股扫荡统治和压迫的旋风,他在任何一场斗争中都是最勇猛、最坚决的好汉,对于敌人仇恨入骨,从来没有丝毫的妥协和动摇。李逵这种坚强性格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于招安的态度上。李逵对于他的老大哥宋江是无限敬爱的,对于宋江的将令从来都是毫无条件地执行,然而李逵服从的乃是“兀自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的宋江,当宋江表达了自己想同统治者妥协的心情时,李逵立刻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乌安!”并且一脚把桌子踢起,摔作粉碎。李逵这种对革命事业的忠义,正是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最坚决的革命精神的表现。
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忠义”,既不同于“杨家将”的“一门忠义”,也不同于历史上任何阶级的“忠义”。我们提倡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忠义,是新时代的新忠义。这种忠,就是忠于党、忠于无产阶级,忠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这种义,就是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永远和劳动人民同甘苦,共命运的革命大义。
对于一个革命者来说,“忠义”是他的灵魂。没有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赤胆忠心,没有对劳动人民的革命大义,就称不上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革命者都是相信真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真理,我们相信它,维护它,不容许任何人对它有半点的歪曲和损害;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容不得丝毫的动摇和妥协。我们自觉地忠于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忠于自己的革命信念,忠于远大的革命理想。因此,我们提倡革命的“忠义”,就是提倡相信真理、坚持真理、维护真理的革命精神,提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的革命作风。刘锁金和他的一家之所以被人们称做“一门忠义”,正是因为他们全心全意为党,在任何工作中都是以身作则,表现出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定不移的革命态度。
像刘锁金一家的“一门忠义”的模范事迹,在我们的国家里是很多很多的。千千万万的革命干部和劳动人民,对党、对我们的事业都是忠心耿耿,坚定不移的。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我国六亿五千万英雄人民和他们从事的英雄事业,就是最大范围内的“一门忠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