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美丽富饶的新海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23
第8版()
专栏:

美丽富饶的新海连
中共江苏新海连市委第一书记 许耀林
新海连市还是解放以后才出现在地图上的,但新海连这块地方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了。锦屏山下古老的海州城,远在秦汉时代就已成为海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外有孔子周游列国时因他登山望海而命名的“孔望山”,山上有“孔望亭”,有汉代大片精美的浮雕。被称为“花果山”的前云台山更是景色宜人,满山名胜。那里有七十二景,景景迷人。唐将屯兵的“藏军洞”,依然满布山野;唐王征东时修筑的军用水坝——“唐王坝”,依然清水映日;明代的宏伟建筑“三元宫”和“照海亭”,依然在万绿丛中,巍峨屹立。拔海六百六十四米的后云台山下,就是祖国东大门——连云港。这里不仅是一个沟通中外海陆交通的枢纽,而且是一个气势雄伟,景色绮丽可与北戴河媲美的海滨景区。这里依山傍海,群山环抱,真是冬暖夏凉,四季常青。无怪乎有“陇湃西去四千里,淮海东来第一城”的诗句。
然而更加使人自豪的还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地下矿藏达数十种;山上,长着大量的青松绿竹,黄檀杉树;板栗、油茶、漆树、核桃、银杏等经济林木,布满山岗;著名的云雾茶、古安梨、冬桃及珍贵的大紫草、桔梗、首乌、葛藤、龙衣等三百多种药材都出产在云台山上。山下,在数百里的海滩上,每逢春夏秋三季盛开着雪白的“银花”,这就是人们用滔滔不绝的海水制成的海盐。盐场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淮盐”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有“淮北大盐驰中原”的赞句。海里,鱼产无穷无尽,驰名中外的加吉鱼、昌鱼、对虾就产在连云港外。利用海水还可以养殖海参、紫菜、海带等名贵的海产动植物。真是“新海连市是宝园,地上地下万宝全,山上海里资源富,取之不尽用不完”。
当你从新浦驱车东下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座雪白的银山。是云台山的积雪未化吗?不是的。那就是新海连盐场上的盐廩。这个有悠久历史的盐场,在解放前全部为官僚资本家和盐业资本家——垣商所占有。被称为“灶民”的广大盐工则一无所有。广大盐工生命都难保,还有什么生产情绪!因此生产落后,场面荒芜,产量极低。“三月整滩四月晒,雷雨季节停下来,十月天气逐渐冷,休息休息明年晒。”这是千百年来淮北盐场生产的时间表。这是广大盐工对统治者、剥削者的抗拒。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盐工的觉悟逐渐提高,他们深知原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雄心勃勃,志气昂扬。他们修筑了百余华里长的挡浪大堤,扩建了五万多亩面积的新盐滩,每年为国家增产上百万吨原盐。百年来的生产时间表早被他们打破,一年十二个月,月月生产。“一月整滩二月晒,雷雨季节照常来,十月入冬不怕冷,寒冬腊月银花开”,这是他们现在的生产时间表。
如果你登上望海楼,波浪滚滚的汪洋大海首先展现在你的眼底,千百艘机帆渔船在海面上自由地追捕鱼群;连云港长廊似的码头,从后云台山下伸向海心,数千吨,乃至万吨巨轮满载着各种物资出入港湾;轮船、工厂、机车上冒着缕缕青烟,和东来的朵朵白云交织相聚冉冉西去;火车的吼叫,轮船的笛鸣,自豪的渔歌,遥相呼应,回荡在整个山谷。入夜,天上的星,岸上的灯,倒映海底,金光万点。看到这里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解放前这里港湾里停泊着挂“米”字旗、星条旗、后来是挂太阳旗的舰艇和商船,帝国主义者施尽了他们的威风,从这里劫走了我们不知多少盐、煤、磷、粮;也不知杀害了祖国多少优秀的儿女。解放后,五星红旗横扫了过去中国的一切耻辱,帝国主义横行我们的港口,劫夺我们的原料,倾销他们的商品的时代,早已结束了。现在我们的港口建设已经超过孙中山先生规划的规模,数千吨巨轮可以畅通无阻。
在商港附近,正在兴建着强大的连云港渔轮基地。机械化电气化的制冰冷藏厂——容量三千吨的五层冷藏大楼已经竣工投入生产,崭新的渔轮已经在黄海上追捕鱼群。这座渔轮基地的兴建标志着我们江苏省海洋渔业生产上的一个巨大发展,沿海渔民,也将在渔轮基地的带动下,逐步实现近代化的捕捞。
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在祖国的黄海之滨迅速发展起来。富饶美丽的新海连充分发挥了它的青春活力,二十四万人民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消费城市变成了生产城市;原是狭窄肮脏的市区,现在马路宽敞,高楼大厦林立,市容一变而为整齐清洁庄严;全市文盲已扫除,小学教育已普及,高级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布满全市;素称“人世蓬瀛”的云台山及孔望山、连云墟沟等风景区,都已开辟为人民公园,名胜古迹重加整修,人们劳动之余可以憩息赏玩;……。然而新海连并不曾到此为止,我们正用加倍的努力把这座城市打扮得更美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