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红色的“管家”队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24
第4版()
专栏:

红色的“管家”队伍
本报记者 王焕斗  孙跃冬
在安排群众生活的问题上,事在人为这个道理也如明镜似的反映得清清楚楚。
四川省南部县金星公社,夏季丰收以后,改变了过去的习惯,没有动用新粮,因为他们去年秋收留下的口粮能吃到今年8月。社员歌唱道:“三月不吃青,五月不吃黄,粮食装满仓,新粮盖陈粮。”去年秋季丰收以后,这个社超额完成了征购任务,除了储备粮、种籽、饲料,口粮是按国家规定标准留的,并不比别的地方多。可是,从那时到现在,他们一没要供应,二没动储备(储备粮够吃一年),三没吃新粮,一日三餐、饭饱菜香。前些日子,中央粮食部在南充专区召开“安排生活经验交流会”时,各地代表特别深入访问、研究了这个社的经验,大家感到,这个社安排好群众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拥有一支红色的“管家”队伍。
“新炊事员”
金星公社第十管理区第二生产队,有一段时间社员出工很迟,每十天的用粮计划也常常超过。干部看到这种现象很着急,但始终没有办法解决。后来,第二生产队的食堂里来了一个青年人,有一些人称他是“新炊事员”。正是这个炊事员解决了第二生产队按时出工和计划用粮两件大事。
“新炊事员”到了第二生产队,认真检查了食堂的锅灶、用水、炊具;广泛了解大家的意见;仔细计算每顿饭要用多少粮食等。他很快就发现这个队是不能按时开饭影响了社员出工时间。这个食堂有四口锅分四处烧火,火力分散,再加上锅也不好,不但费煤,炊事员也照顾不过来,这就把开饭的时间拖长了。发现了这些缺点,他就熬了两夜,修了个连锅灶,既省煤,火力又强,保证了按时开饭。这个新炊事员,还发现食堂粮食常常吃过了头的原因,主要是吃粮无计划,粮菜搭配不好,菜也种的太少。于是,除了安排好用粮以外,每天一早一晚他就扛起锄头,利用空地种菜。在他的带动下,社员们很快就将四周的空地全部种上蔬菜。他还经常向大家宣传丰收不忘节约的好处,实行粮菜搭配、计划用粮。不久,这个食堂的粮食月月有结余,生活安排得非常好,这个队的生产也走在全管理区的前头了。
这个新来的炊事员是第十管理区支部书记冯德连。他一年到头,不仅到各队参加田间生产,还到各队轮流当炊事员。他每到一个地方,至少要解决两三个问题才走。
“好当家”
走进这个公社十一管理区第三食堂,一抬头,就可以看见贴在墙上的收支月报表。表上将食堂的粮食、菜金和自营收入的收、支、结余,一笔笔写得清清楚楚。下款注有“李治国”三个字。
李治国是一年前被群众推选当食堂管理员的。他深知光凭自己一个人挑不起这个重担,在他当上管理员的第二天,就组织了一个食堂管理委员会,凡是伙食上的重要问题,以及三元以上、十元以下的开支都要提交食堂管理委员会讨论批准。十元以上的开支,他就交由社员讨论通过。因此,他公布出来的账目,不但收有凭、支有据,而且正如社员们说的:“每一笔钱,都花得称心合意。”
发动每一个社员都参加食堂管理,是李治国的最大长处。每月他都跟炊事员、蔬菜队员、社员一道,研究粮、菜怎样搭配,怎样调剂口味,并广泛征求意见,配成“食谱”;然后,又和社员座谈“怎样使食谱兑现?”这样,就使全食堂的人都为吃饱吃好吃省转动脑筋。就拿种菜来说吧,这个食堂的社员,为了实现每天吃菜三斤的计划,一早一晚全都自觉地抽出时间,在空地种植或管理萝卜、四季豆、南瓜、黄瓜等菜蔬。当地一直有“六月不种菜”的习惯,认为这时天热,种菜无收。但李治国却发动群众想出了用树枝和稻草遮荫,晚上用清粪水浇灌等办法,保证月月种菜,一年四季每人每天都能吃到三斤以上,而且月月有菜出售。仅今年上半年出售的蔬菜就收入五百五十多元,食堂就用这笔钱买了油、盐、柴、炭。这个食堂有粮、有菜、有香料,再加上李治国有事跟大家商量,长期做到农忙与农闲、粗粮与细粮、粮食与蔬菜合理配搭,社员都吃得称心满意。
李治国并不是专职的食堂管理员,他还担任着管理区现金出纳和生产队的会计员,工作很多。一年来群众再三给他“误工补贴”,而这个贫农出身的社员却总是这样谢绝说:“我早就讲过,我不要误工补助,我所要的就是公共食堂,这比什么都贵重。”
“一顿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这几天,在第四管理区丰收食堂的饭桌上,经常出现热气腾腾的红薯馍馍,吃起来又香又甜又爽口。收工回来的社员们,一见到它就嘻嘻哈哈笑。可是,也有人一吃到口里,就不由得发出一种惭愧的感叹。他们记得清清楚楚,这好像昨天发生的事情:大块的红薯成熟了,像小山一样堆放在食堂里。炊事员杨志坤每天削薯时,总是小心翼翼地将薯皮和薯根保存起来,到晚上再切碎、晾起,常常要熬到半夜。当时有的人说:“好薯都吃不完,这点皮皮还能上席?”怪他光干“空活路”。而今天,正是这日积月累的薯皮、薯根,磨出好几百斤粉,蒸出又香又甜的馍。当初说他做“空活路”的人,吃到这种馍馍总是惭愧地感叹说:“我算服了,硬是像杨志坤说的——一顿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杨志坤不光注意省粮,他还注意勤俭办食堂。他学着别人的榜样改了灶,制造了吃水的土过滤器。一次,食堂有口锅漏了,他一来舍不得花钱补,二来怕进城请人会耽误作饭,便跑到三里外的铁工厂,买了“锅巴子”,问了问补锅的常识,回来就钻进热气逼人的连锅灶里,及时补好了漏锅,并没耽误开饭。
杨志坤今年不过三十来岁,他一年前还不会作饭作菜,但他说,他“永远忘不了解放前帮长工、背盐巴的苦日子”,因此,他知道好日子来得不易。他常说:“保护好食堂,好比保护好屋基。”粮食保管“土专家”
现在到金星公社第二管理区的公共食堂吃饭,还可以吃到鲜红、蜜甜、完整无损的大红薯。新鲜红薯在这个时候,真正是身价百倍,最受欢迎的食品。
谁都知道,红薯是最易霉烂的,一般只能保管四个月,而第二管理区的保管员杨保春却将1959年10月收的红薯完整无损地保存到现在,足有八个多月了,他还要继续保存到秋粮登场。不用说,这里边是包含着很多学问的。比如,你要稍微留意,很快就会看出杨保春的薯窖,都设在这一类的地方:地势较高,不潮湿,排水良好,土壤带沙等等,因为红薯适宜在干燥地方保管。薯窖的形状也各式各样,而且在薯窖上都插了标笺,写明红薯斤数、入窖日期、用途、出窖时间等。原来,杨保春在红薯入窖前,便根据土壤不同,生长期不同的红薯,含水量有多有少的特点,实行分类分窖储藏,以便有计划先吃水分较多、不易储藏的红薯。在日常管理中,他就像慈母按时为孩子增减衣被一样,针对红薯入窖后含水量逐渐减少和气温的变化,想出一整套办法防冻、驱潮、敞气……。他时时为红薯的安全动脑筋。总之,红薯在他手里万无一失。正如社员们在快板中唱的:
“我们有了杨保春,红薯下了保险坑,白天不怕风来吹,晚上不怕雨来淋,你我尽管搞生产,吃的安来睡的稳。”各地参观取经的人,也称赞杨保春“不折不扣是个出色的土专家”。贫农出身的杨保春,却总是这样说:“只要公社的红薯一块不烂,让大家吃的安逸,我就心满意足了。”
金星公社的管家队伍,就是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他们全都这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将群众生活安排的舒舒服服。而他们也受到了广大群众衷心爱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