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把技术送到农村去 促进农业技术改造 沈阳积极为农村培养技术力量 北京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向公社农具厂系统传授技术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28
第2版()
专栏:

把技术送到农村去 促进农业技术改造
沈阳积极为农村培养技术力量
北京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向公社农具厂系统传授技术经验
据沈阳日报消息 沈阳市各工厂在支援农业的群众运动中,积极帮助农村加速培养技术力量。他们采取“请上来”“派下去”两种方式,把技术支援给农村。所谓“请上来”,就是由公社选派部分青年,到工厂做徒工,学习技术,现已用这种方式为公社培训了一千二百零五人;所谓“派下去”,就是由工厂抽出技术工人下到公社的机械修配厂,长期驻在那里,以师带徒,传授技术,教会为止。从年初开始到目前,先后共派出八百二十一人次,为公社培训了五百名技术工人。
从工厂派下去的工人,落户在人民公社里,其中有一部分为一年的长期支援;另一部分是根据农村需要随用随到的临时性支援。他们都在公社的统一领导与安排下,采取一人带一徒或一人带数徒的办法,一边参加实际生产操作,一边教给社员技术。
各工厂企业的领导,对培训“请上来”的这批技术力量十分重视,除派科室专业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外,都采取了“专师专徒,包教包学,边作边学,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的方法,以加速培训的进度。目前已有部分人员回到了农村,成为公社机修厂的技术骨干,大部分达到了一级工的技术水平。他们的学习进度一般要比普通徒工快三、四倍左右。沈阳扇风机厂给法库县秀水河公社培训的三十四名徒工,三个月的时间,就有二十名可以操纵机床顶班作业,当他们回到公社之后,三天时间就赶制出九十台铲趟机,及时满足了夏锄的需要。沈阳天利兴工具厂,几个月来为台安县富家公社培训的四名技工中,有两名车工现在已能够独立操作;一名钳工可以作一般的机器检修工作;一名电工也学会了土法办电的知识,并能操纵各种简单电气设备。这个厂的钳工师傅吕振河和车工尹振民两人还采取了“快速带徒”的方法,破除了过去徒工学徒的一般惯例,不让徒工做零活,专心学技术。他们把每天的生产任务抓紧赶完,抽出时间教徒弟作一般的活,他们在一旁指导讲解,这就大大加快了培训的进度。各工厂的工人对培养农村技术力量都非常热心和认真负责。他们手把手地教授机器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因而保证了培训的质量。
沈阳市各工厂通过上述的几种方式,半年来已为农村培训了一千七百多名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在目前已建立的九十处公社机修厂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其中二十五处机修厂已达到中修的技术水平,其余的也能承担起小修和简易农具制造的任务。
据新华社讯 北京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在支援十三陵公社农具修造厂的工作中,系统地向十三陵公社农具修造厂传授技术和经验,帮助工人学会掌握机器,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使农具修造厂在加速农业技术改造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今年以来,南口厂曾先后八次组织技术支援队,到公社农具厂帮助检查机器,表演技术,使农具厂工人懂得了自己使用的机器的性能、维护方法,提高了操作技术,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到农具厂去的技术支援队,都是由南口厂的党委书记或厂长带队,队里包括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车、钳、锻、焊等各工种的技术工人。每次检修完机器和表演完技术,两厂职工还举行座谈,交流经验。两厂工人按工种挂上了钩,建立起固定的技术互助关系,有什么技术问题,通过直接联系,解决得及时,收效又大。农具厂焊工王金良,换了新活以后,焊接处不牢固,用手一掰就断,他找不出毛病在那里,便到南口厂找和他挂了钩的焊工张春华。张春华帮助他改进了焊接接头的办法,焊接不牢的问题便顺利地解决了。公社农具厂新添一部六尺车床,没有人会使。农具厂便派工人李清华到南口厂专门学习使用六尺车床的技术,南口厂也指定专人结合实际教技术,李清华只经过两天时间就能够使用六尺车床。
为了加强农具厂的技术指导力量,南口厂还介绍退休老工人侯顺到农具厂做指导。农具厂铸工原来只会铸炉条等简单活计,废品率比较高。在侯顺耐心传授下,许多人的技术迅速提高,一些复杂铸件也能做了。现在侯顺已给这个厂培养出十多名徒工。
在南口厂的帮助下,农具厂穷干苦干,生产发展得很快。前年建厂的时候,农具厂只能修造些小农具,有一台机床也不会使用。现在农具厂已经有车、钳、铸、锻、木、检修等车间,不仅能修造小农具,还能修汽车、拖拉机、锅驼机等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制造一些改良农具。在农业技术改造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十三陵公社使用上他们生产的平土器以后,平土效率提高了四倍。
(附图片)
广东市头糖厂技术工人唐维新(左)正在帮助南村公社社员掌握车床的操作技术。              新华社记者 罗渺伦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