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在生产第一线的日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28
第4版()
专栏:

在生产第一线的日记
湖北新洲县旧街公社?寨管理区党总支书记 涂玉华
六月十八日
东方刚刚露白,小队长梅?文急忙爬起床来,冲出门去。不料,他的出工哨子还没吹响,社员们已在街头集合出发了,还唱着嘹亮的歌声。
根据昨晚的活路安排,今天大批劳动力继续上山打青积肥。我急忙拿起镰刀,在村头赶上了社员们的劳动大队。贫农社员梅少怀等把我拉住,劝着我说:“你昨天上山干了一天,已经够累了,还是回家休息吧!”经过七说八说,好不容易才被批准参加了他们的行列。
打青的战斗开始了。只见社员的一个个手不停镰,口不歇气,互相追逐,说笑风生。
“喂!你今天怎么起得这早?”有人向相邻的社员打趣地问道。
“哟!乌鸦笑肥猪黑,往日我出工时,你还在床上睡懒觉呢!”
另一个插嘴说:“说句实话,要不是涂书记帮助我们搞好了劳动定额管理制度,那有这股子干劲啊!”
从这些言谈中,使我想到:从社员本身来讲,如果单纯为了得工分而劳动,那是很不光彩的;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如果不注意搞好这方面的工作,也是不对的。
开始,我来到这个小队时,每天早晨小队催出工的口哨吹破了,出工人数还是稀稀落落的。打起草来,一人一天百把斤是多的。经过深入了解,原来是由于他们没有实行定额管理,贯彻多劳多得。社员们说:“出工迟早,做活多少,都不分个青红皂白,一律按底分记账。”昨天,同社员们一道打青,经过试验,共同研究了这个问题,决定每割一百斤记工四分。看来这个办法立竿见影。今天全小队四十多个社员都出动了。平均每人打草三百多斤,人人都达到了定额标准。
六月二十三日
昨天夜里,在队委会上,有不少人批评了二小队的干部。说他们所以生产落后,田里草荒严重,不怪别的,只怪自己不努力,总想依靠别人支援。散会后,我好久未能入睡,反复想着这个小队的问题。这个队论劳力,论土地,都和别的小队差不多,为什么老是落在人家后面呢?是社员不努力吗?不能这样下结论。于是,我决定今天一定要到二小队去了解一番。
上午,我到这个小队时,社员们正在田间扯稗草。在劳动当中,我就同社员们闲谈了起来。有的社员说:“涂书记来帮助我们了。看我们队今后能有点起色不?!”
“我一个人顶什么用?大家的事还靠大家来办。”
“劳力安排不好,我们干着急也不行啊!”贫农社员何盟斋接着说开了:“比方排工这件事吧,会薅草的人,小队干部却安排他们去车水,妇女们适合扯稗草,又安排去趟水田扯秧草……。”
社员反映这些情况,说明这个小队的生产落后,劳动力安排不当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是干部作风问题。当时,我支持了社员的正确意见,并帮助小队长立即发动大家研究第二天的生产。根据各人特长进行了分工,大家都很满意。小队长也说:“涂书记,你在我们队落户吧。”
六月二十五日
麦收以后,如何使公共食堂适应以面食为主的新情况,是一个问题。按社员的说法,就叫:“有了好东西,要办出好吃。”这不是一件小事,我们要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情来抓。我在四队第三小队办了个面食多样化的试验食堂。这个食堂的经验能不能在全管理区开花?一天,我同全区生产、生活检查团的同志们一道,跑到各地去,边检查、边推广这个食堂的新经验。
三小队食堂,开始光吃“麦?粑”,有些人吃不惯,有意见。根据党的“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精神,我到厨房当了几天炊事员。一方面和炊事员谈心,耐心地教育炊事员要把集体生活办好,一方面帮助他们改革了炊事工具,减轻了他们劳动负担,从而腾出较多的时间,考虑如何做到面食多样化。当社员们第一次吃上了又泡(即松软的意思)又大的香馍馍和又细又长的热面条时,个个称赞。有人顺口编起快板唱道:“食堂好,食堂好,吃的面食多样化,干起活来劲头高。”这天中午,检查团来的人,也在这个食堂吃了饭。大家边吃,边听(听介绍经验),边看,都表示回去要照样办!
看来,抓生产和抓生活,是一条分不开的连裆裤,为了抓好生产,首先要抓好生活;而要抓好生活,也必须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到厨房去做出个样子。
七月八日
听说,第三小队有个绰号叫“死痞子”的社员,干活老是磨洋工,而且爱发牢骚。小队里批评过几次,丝毫未改。小队长生气地说:“他那股落后劲,两只牛也拉不动”!
“死痞子到底是谁”,待我前去看看。真没想到竟是贫农社员戴首成。土改时,我们常在一块搞工作,他表现很好。怎么会变成个“死痞子”呢?既是老熟人,我就同他边干活边谈心,摸底细。具体分析以后,原来是这样:在合作化时期,他一时糊涂,听了富裕中农的煽动,入社迟了一步;后来要求进社时,曾作过检讨。可是从此以后,别人仍然把他看成是个“落后”分子,他自己也就背上了这个思想包袱,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可巧,他的老婆进步了,但是对丈夫却不大耐心,嫌他老落后,俩口子不是吵嘴,就是冷冷淡淡的。戴首成情绪就越落越低。
根据这几方面的情况,我觉得这个“死痞子”不是不可改造的,关键在于教育干部和社员(包括他的爱人),对他要热情,多加关怀、鼓励和帮助。前天,我发现他开荒犁地,质量很好,便马上提出在社员大会上进行了表扬,当场他就活跃起来。他的老婆,经过我的说服动员,对他的态度也好了。俩人不再吵吵闹闹,出工收工齐出齐进。昨天上山打草,这俩夫妻还暗地开展了竞赛哩!社员们看了都说:“死痞子”又变成土改时候的戴首成了!
今天,戴首成又主动向我谈了队里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觉得“死痞子”式的人物,别的生产队里可能也有,应当突破这些“死角”,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叫他们也兴高彩烈地来建设社会主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